“我肚子疼……”

“多喝水。”

“我上火了,牙龈肿痛。”

“多喝水。”

“我感冒发烧了。”

“多喝水。”

……

做什么事都讲究适度。

酒喝的太多,会醉酒,水喝的太多,会【中毒】。

喝水中毒的症状

如果在一小时内喝水量超过1000毫升,有可能引发低钠血症,也就是“水中毒”。

换算一下,1000毫升约等于1公斤水。

为什么会中毒?

人体肾脏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最多可排出800~1000毫升尿液。

因此,如果短时间内饮用了过量的水,使肾脏来不及全部排出,多余的水就会进入肠胃细胞,破坏原有的体液平衡,从而导致中毒。

水中毒有哪些症状?

像头痛、嗜睡、肌肉痉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都是。

如何防止水中毒?

这里面的关键不在于喝水量,而在于喝水时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至少需要摄入1200毫升的水(成年人)。

冬季动的少,每人每天喝1200到1500毫升水就够了。

夏天出汗多,动的多,每天至少要2000到3000毫升才行。

如果你是糖尿病/高脂血/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情况要更特殊一点:

无论什么季节,每天至少要摄入2000毫升以上的水。

无论夏天还是冬天,成年人每天需要喝的水,远远超过有可能导致水中毒的1000毫升这条线。

养成少量多次的喝水习惯,才不会遭遇水中毒。

喝水三要

1. 不要迷恋冰水

一口冰水下肚,整个人都凉快了。

冰水确实能快速降温解暑,但过量就不好了,比如整瓶整瓶的喝。

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温度高,骤然受冷,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和头痛。

2. 首选白开水和茶水

白开水安全卫生,茶叶中则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等。

长期饮茶,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注意:浓茶不适合睡前饮用。

3. 喝水时间均衡

饮水时间应该均匀分布在每天的早中晚,每次最多喝100—150毫升,这样安排有助于消化和提神。

当然,如果这一天有特殊情况,比如去户外远足或旅行,喝水量和时间安排不必这么机械。

一切都要根据以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死守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