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出发,高铁3小时或开车4小时,可以抵达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一站,便是三门这座小城。

码头旁的海鲜市集

靠水吃水。三门同样不能“免俗”。天蒙蒙亮,驱车前往位于健跳的码头。抵达时,出海的船早已归来,一筐筐鲜活水产,摆在码头上售卖。有些能够识别“种”,大多数只能认得“类”。每个摊位围着不少人,讲价、选材、称重、交付,空气中既有海水、海岸、海鲜交织一起散发出的特有腥咸味,也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由于各自都有收获而相互传染的喜悦感。


这些水产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是青蟹。当进入三门地界后,沿途便看到不少写着售卖正宗三门青蟹的店铺广告牌。池子里,黄色绳子扎着青蟹,会挑的话,个个都能膏满肉肥。比起朴素的清蒸做法,我更偏好爆炒,口味更有层次,也更能尝出蟹肉的鲜甜。当然,值得期待的还有望潮、虾蛄、梭子蟹、跳跳鱼……在海边,品味鲜甜,从不只有一种路径。

三门湫水山

尽管沿海,但目力所及,三门能见到连绵不绝的山。早晨,推开窗户,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也能望见被云雾遮绕的山头。而后,随着阳光慢慢显露,洒在层林间,大自然的色彩才开始斑斓。有时候想,人这辈子,如果没能在依山傍水的地方生活过,颇为遗憾。


三门路边的指示牌,往往有蛇蟠岛、情人谷、潘家小镇等字样。这也是三门并不多的旅游景点。因百年采石,蛇蟠岛留下了千个洞窟,形态迥异,千奇百怪,也孕育出彰显劳动者智慧和“凝固之美”的石窗文化。岛内还有一个以海盗文化为主题的洞窟景区,讲述着经略海洋勇者的故事。和西方文明一样,我们不能忽视,古老的东方文明亦存在因海而生、逐浪而活的胆识、勇气和智慧。

潘家小镇

沿着蜿蜒的山路寻到潘家小镇时,早已日落西山。小镇内天上的玻璃栈桥、水上的游乐项目已然关闭。夜幕里的古街没有多少闲逛的人,反倒是村口的农家乐人声鼎沸,户户爆满。穿过乡间的一栋栋屋,到处一片喧嚣,夹杂着有锅气的饭菜香,十里飘扬。


暮色中,不少人聚集在水岸边。凑近一看,原来在抓鱼。三门人以对潮水的特有敏锐,熟悉抓鱼的好时辰。水上的波纹,是水下一条条鱼的表征。一网撒下,稍等片刻捞起后,上钩的是一条条“小剑鱼”。鱼很廉价,收获大多抵不过出行、捕捞、清理、洗晒这些环节的人力物力成本。但三门人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以及最终上桌的、既可当正餐、亦可当零嘴的“小剑鱼干”。

麦饼

诚然,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活法则,感官的快乐却是共通的。我们路过、来过、住过,都能从一座城市汲取感官的快乐,进而成为积累生命厚度的能量。三门有种吃食叫“麦饼”,外表朴实,内有乾坤,深得我的味蕾偏爱。正如这座并非高调却值得细品的小城,带给我的是依山傍水时享受闲适,是平凡生活中寻觅乐趣,是辛勤劳作后收获喜悦,是时不时溜进记忆里、洋溢着人间鲜甜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