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历史曲折多舛,饱经磨难,深受地缘政治的左右摇摆。在1649年,乌克兰人首次建立了哥萨克酋长国,但随后的1667年,俄罗斯和波兰爆发战争,通过一份协议将乌克兰瓜分成东西两部分。这一分割,激发了乌克兰内外的历史差异,使得东部与俄罗斯建立了更亲密的联系,而西乌克兰则更接近中欧国家,如波兰和捷克。这种历史上的分野,为今天的乌克兰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成为乌俄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然而,乌克兰的统一并未持续太久。前苏联在1922年重新将东乌克兰纳入其版图,而在1939年,西乌克兰也沦陷于前苏联的统治之下。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至1933年间爆发的乌克兰大饥荒,夺去了超过300万乌克兰人的生命,成为了永远铭刻在乌克兰人心中的痛楚。这一事件不仅让人们对俄罗斯怀有深刻的怨恨,还在德国军队入侵乌克兰时,引发了民众夹道欢迎德国"解放"者的情景,为今后的冲突埋下伏笔。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正式宣布脱离苏联,取得独立地位。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认为乌克兰是其在沙俄和苏联时期通过合并和土地赠与建立起来的国家,理应与俄罗斯保持亲近。然而,独立后的乌克兰却一心向西,渴望融入西方世界。不过,由于经济困难和大国博弈的影响,乌克兰不断成为西方和俄罗斯竞逐的棋子,各种政治势力交替掌握权力,从亚努科维奇到尤先科、波罗申科再到泽连斯基,这些总统都成为大国利益的代言人。


2013年至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两次"橙色革命",导致亚努科维奇下台,波罗申科政府上台,乌克兰开始倾向西方,局势动荡不安。这一过程中,乌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分歧与对立加深,最终导致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而乌克兰的倒向西方政策的始作俑者可追溯至尤先科,他在2005年上台后与美国签署了乌美战略联合声明,将加入欧盟和北约列为乌克兰的外交目标。2019年,波罗申科领导下的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乌克兰的欧盟和北约加入写入宪法,彻底放弃了中立,这为乌俄冲突埋下了定时炸弹。


泽连斯基上台后,乌克兰加速了朝西方倾斜和加入北约的进程。他首先前往乌东地区,表达对乌军的支持,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随后,他访问美国,双方发布了关于深化黑海地区安全合作的战略防御框架声明,这被视为对俄罗斯的挑衅行为。泽连斯基亲自点燃了冲突的导火索,使俄罗斯感到国家战略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乌克兰的历史和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地缘政治因素一直在左右着其发展方向。而今,乌俄冲突的火苗再次熊熊燃烧,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局势,让人们不禁担忧着这个多事之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