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起源极早,以至于很多问题根本就无法解释得清楚,只能根据已有的现象对当时的情况进行推测。

尤其是一些姓氏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至今也只能当做一个观点,无法证实哪一个是正确的。

“姓”与“氏”在最初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最迟在战国阶段,两者才完成了统一。所以要想搞清楚“姓”与“氏”的问题,那就得追溯到战国之前的时代里。

什么是“姓”?什么又是“氏”?

《通鉴·外纪》中有这样一句话: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简单来说就是,“姓”是为了追溯某一群人共同的祖先,而“氏”是为了区别这样一群人中各自的不同。“姓”的范围要大于“氏”。

说得更简单一点,“姓”是族名,而“氏”为分支。

我们举个例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国君的姓为“芈”,就是说他们的祖先是“芈姓”。

这个“芈姓”是怎么来的呢?也就是说楚国的祖先是哪一个呢?

根据《大戴礼记·帝系》记载,黄帝之子昌意生下了颛顼,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吴回生陆终。

而陆终的第六子叫做季连,他是“芈姓”,而楚国王室就是他的后代。

楚国有一位贤臣,叫做“屈原”,其实他也是“芈姓”,“屈”是他的“氏”。

也就是说,屈原如果论先人的话,他和楚王有共通的祖先“季连”;而他与楚国王室的区别就在于,他为“屈氏”,楚王是“熊氏”。这两个都是“芈姓”的两个分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季连是“芈姓”,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黄帝也应该是“芈姓”呢?

但根据记载,皇帝原姓“公孙”,后改“姬”姓,明显和“芈姓”没什么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涉及到“姓”与“氏”的衍变关系。

“姓”与“氏”是如何衍变的?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可以对比一下家谱的修撰。

一代又一代人传下来,同一辈的兄弟姊妹都在家谱当中,而下一辈该怎么写?弄懂了这个关系,就能知道“姓”和“氏”是如何衍变的。

如果同一辈人当中,兄弟三个,老大、老二和老三,那么在他们这一辈中,这三个人都在家谱上。

而再之后,老大的家谱中只会记录自己这一支的后代,老二、老三两兄弟和他们的配偶和老大在同一层,但是他们的子女就不再计入老大的家谱中了。老二、老三同样如此。

这样一代又一代人修撰家谱之后,如果再来探究这个家族的话,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呈宝塔状的。

虽然能追溯到共同的祖先,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辈分越低,血缘关系越淡薄。

再举个例子。

刘备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汉献帝也是汉景帝的后代,但他的祖先是汉武帝刘彻,从这一代人开始,两支就地位就分开了,到了刘备和汉献帝这两辈人的时候,已经过了近二十代人。

虽然汉献帝叫刘备一声皇叔,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关系就和今天两个同姓的陌生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五百年前是一家”而已。

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就能知道,虽然“姓”相同,那也只能说明两人有共同的祖先,但是“氏”才是区别亲疏远近最重要的依据。

于是,因为血缘关系逐渐淡薄,“宗法”的约束就会逐渐减弱,分散到各地的“氏族”逐渐地就和“宗家”分离了,有的还保持着同样的“姓”,而更多的情况就是以自身的“氏”为新的姓。

如此不断循环,所以“姓”就从一开始有限的几个逐渐变得多了起来。

比如还是“屈原”,“屈”从“氏”就慢慢变成了新的“姓”,之前没有,这是“以氏为姓”的典型。

除此之外,比如“司马”,这就是以“官职”为新的姓,在其之前,担任“司马”这种职务的人是有另一个“姓”的。诸如此类的还有“居住地”,比如“东门”、“南宫”、“百里”等等新姓,还有以国名为新的姓,像“宋”、“郑”、“蔡”等等;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者谥号为姓的,比如“孔子”的姓就是因为其先人“公孙嘉”字“孔父”,还有“庄”是来自于“楚庄王”。

这些新的“姓”在最初都是“氏”,后来才分化为了“姓”,他们之下还有新的“氏”出现,然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形成新的“姓”。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战国阶段,因为新出现的“姓”足够多,已经可以满足现实需要,所以为了简便,“姓”与“氏”就开始等同起来了。

而这些“姓”里,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后来才出现的,但有一些也具有非常古老历史。

这些古老的“姓”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带有“女”这一标识。

比如说,周王室“姬”、齐国的“姜”、秦国的“嬴”等等,还有诸如“姒”、“姚”、“娲”等等,这些曾经出现过的姓,其历史都非常久远。

据说之所以带有“女”,是因为保留了母系社会的一些特征。

而从实际发展来看,这些古老的姓在最初是否也曾经是“氏”,后来才逐渐被确定,这都很难说得清。不过从历史发展来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如果要寻找一些历史久远的姓,这些是可以找到的。但如果说真的评选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百姓之祖”,这是无法做到的。

之所以有些人将“姬”姓说成是百姓之祖,那也只是为了向人文始祖“黄帝”致敬而已,真实情况并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