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但在巴勒斯坦有一人,数十年如一日“防贼”,这个贼想要偷得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他的命。
他一生57次离阎罗殿只差一步之遥,却能屡屡化险为夷,堪称“中东不死鸟”;他一生致力于解决巴以问题,寻求解放、和平之道,却在生命最后3年被以军软禁围困,最终离奇死亡。
他就是巴勒斯坦前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
而在巴勒斯坦眼中,以色列是“暗杀阿拉法特的头号且唯一嫌疑人”。
那么,阿拉法特究竟是被谋杀,还是自然死亡?这背后又牵扯了多少政治图谋和利益关系?
【一】
从阿拉法特年少时开始,以色列就成了他心中的“死结”。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年仅19岁的阿拉法特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斗争,但最终阿拉伯联军痛失战局,惨败以色列。此后,以色列如跗骨之蛆一般,再难从中东地区根除。
1950年,阿拉法特考上了开罗大学,并凭借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当选埃及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期间同埃及军官组织交往密切,为其后来创建巴解组织,团结埃及力量打下基础。
1953年1月12日,为表明心志,阿拉法特血书“愿为巴勒斯坦事业付出鲜血和生命”,还创办了一份杂志《巴勒斯坦之声》,唤起了更多的巴勒斯坦人民及阿拉伯人民参与到誓死保卫领土的斗争中,并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势必把“外来户”以色列赶出中东。
此时的阿拉法特主要活跃在学生群体,相较那些政府高层和军队大佬,他依旧籍籍无名,人微言轻,其力量可以说是微末至极。
阿拉法特大学毕业后,为了填饱肚子,就职于科威特的建筑公司,巅峰时期当上了建筑承包人,积攒了大量财富。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富贵一生,因为他始终铭记领土被侵占的国仇家恨。
他散尽家财,于1957年在科威特秘密建立了武装组织。
这也是“法塔赫”组织的雏形。
阿拉法特经历了从学生到工人,再到富豪,远不再像学生时代那么天真,他再也不相信吼两嗓子,以色列就能停止入侵巴勒斯坦,他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所以“法塔赫”在建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一个纲领——“革命暴力是解放家园的唯一手段”。
法塔赫此时连新生政权都称不上,充其量是个民间团体,无法和以色列的正规军作战,于是阿拉法特另辟蹊径和以色列展开游击战,试图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
但事实证明奇迹是不可复制的,这条路在遥远的东方曾大获成功,在巴勒斯坦却举步维艰。
1964年12月31日,法塔赫游击队穿越到以色列境内,分兵多处同时向以色列军事目标发起攻击,打响了武装反抗以色列的第一枪。次日一早,法塔赫公开立下誓言——
“只要巴勒斯坦没有获得解放,我们就不放下武器。”
巴勒斯坦境内的其他抵抗组织纷纷响应号召,达成共识:武装是确立巴勒斯坦人民的地位、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应有权利、最终返回自己家园的根本保证。
【二】
经过两年的发展,法塔赫组织起来的反抗力量越来越大,以色列渐渐感受到了威胁,对法塔赫组织的主要首脑——阿拉法特怀恨在心,一场针对阿拉法特的暗杀行动在悄无声息地酝酿。
1967年末,以色列情报机构获悉,阿拉法特秘密潜入了约旦河西岸,试图组织巴勒斯坦人民起义,并且阿拉法特会在拉曼腊赫村过夜。
适夜,以色列当局派遣数十名精通暗杀的死士,组建特别行动队,悄悄摸进村子。然而正当这群死士以为悄无声息避开了阿拉法特的侍卫时,几声犬吠打破了黑夜中的寂静。
阿拉法特被犬吠惊醒,察觉到异常后果断跳窗,坐上汽车绝尘而去,等这群死士加紧赶到阿拉法特的住所,哪还见阿拉法特的身影。
以色列针对阿拉法特的第一次暗杀行动,惨遭失败。
但是以色列并没有就此罢休。
阿拉法特有了这次被暗杀的经历,也陡然警觉起来,经常会在深夜突然调换住所,如果是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会安排亲卫全盘排查危险。
日常中还会和亲卫一起模拟被刺杀的演练,确保遇到危险能以最短的时间逃脱。他的踪迹也只有零星的几个亲卫知道,一位突尼斯外交官曾说:“他无处不在,但又无处可寻。”
1969年2月3日,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
在此之后,阿拉法特多方呼吁,寻求世界上更多国家支持巴解组织的反以游击战,各类经费源源不断流入巴解组织的钱库,巴解组织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1974年10月,第七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巴解组织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以色列试图以恐怖组织定性巴解的算盘落空。
11月13日,阿拉法特应邀参加第29届联合国大会,这是巴解组织代表第一次参加联合国会议,算是联合国变相承认了巴解组织的合法地位。大会上,阿拉法特说出了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我手持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前来,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落下。”
同月22日,联合国决定赋予巴解组织在联合国享有常驻观察员地位,并“重申巴勒斯坦人民拥有不可剥夺的民族权利。”
从这之后,阿拉法特不再以摧毁以色列作为达到最终目,而是选择尝试和以色列达成某种政治解决。可恨可叹吗?阿拉法特也没有任何办法,总结起来一句话,弱国无外交,更没有发言权,能做的只有呼吁,这种呼吁是弱势下的选择,而不是礼貌性的警告。
但国库充盈、军事武备强大的以色列并不希望通过政治手段和谈,而是想凭借武力,能打就快速推进,不能打就慢慢蚕食,总之一个目标,蚕食巴勒斯坦领土,进而抢占更多中东地盘。
尤其在看到巴解组织都能参加联合国会议后,以色列更加觉得阿拉法特碍眼,此后几年,以色列筹划多起针对阿拉法特的暗杀行动,只1982年就多达三次。
而每一次,阿拉法特都险象环生。
1982年8月,阿拉法特乘船出行,以色列特别行动小组得到情报,派遣狙击手提前部署。
当阿拉法特站在甲板上,狙击手跃跃欲试准备扣动扳机这千钧一发之际时,以色列方突然下令取消行动,理由是不能影响以色列在黎巴嫩战争期间打造的声誉。
然而在8月末,贝京后悔了,决定还是要阿拉法特死。同一个暗杀目标,同一个狙击手,同样准备扣动扳机,贝京又又又收回成命,把狙击手都整蒙了,到底杀不杀?
贝京怒吼道,杀!
同年下半年,阿拉法特在贝鲁特居留时,一通电话打了进来,对方什么也没说,阿拉法特察觉到异样,火速离开居住的那栋房子,果不其然,紧接着房子就被炸弹炸飞,数百人丧命。
以色列可以说是精通暗杀的门道,针对阿拉法特的暗杀活动,包括间谍、爆炸事故、车祸、远程狙击等等,据统计,阿拉法特一生遭遇到57次以色列“萨摩德”机构的暗杀。
但每一次阿拉法特都幸免于难。
然而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以色列可以失误无数次,而阿拉法特只能失误一次。
【三】
2004年,阿拉法特疑似再一次遭到暗杀。
10月27日,在巴勒斯坦城市拉马拉的一次例行会议上,阿拉法特突然出现呕吐症状,并且昏倒了整整十分钟,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一时也没查出病因。
这次阿拉法特病倒的实在太突然了,为了安抚民心,稳定局势,巴勒斯坦官方隐瞒了阿拉法特的真实病情,对外宣称阿拉法特只是感染了普通肺炎。
但是在有心人的恶意传播下,阿拉法特的真实病情在巴勒斯坦民间炸开了锅。
当时,阿拉法特已经被以色列软禁在巴勒斯坦城市拉马拉三年之久,巴勒斯坦人民人心惶惶,若不是阿拉法特还活着,强调要用政治手段解决巴以问题,恐怕巴勒斯坦人早就发起剧烈的武装斗争,这一次阿拉法特突然离奇病倒,很难说背后没有人搞鬼。
两天后,迫于舆论的压力,以色列政府承诺,允许阿拉法特外出就医,随即阿拉法特被送往法国巴黎接受进一步检测,然而在11月11日,阿拉法特病情突然急剧恶化,不治身亡。
鉴于此前以色列对阿拉法特进行了多达57次的暗杀行动,国际舆论的矛头直指以色列,以色列被视为“暗杀阿拉法特的头号且唯一嫌疑人”。
对此,以色列全盘否认。
可疑的是,阿拉法特的妻子苏哈也反常态,拒绝继续调查阿拉法特的死因。
在事情仍处于层层迷雾时,阿拉法特的棺材被强行合上。
直至8年后,一则电台指出,阿拉法特很可能死于放射性元素钋中毒,并拿出证据:经权威机构检测,阿拉法特生前的衣物和体液,含有高于致死量20倍的剧毒放射性元素钋。
消息传出后,各种阴谋论众说纷纭。
为探查阿拉法特的真实死因,巴勒斯坦同意进行开棺验尸。
阿拉法特的遗孀苏哈也一改此前立场,力主解剖遗骸,查明真实死因。
但有一点要明确,就是阿拉法特去世时已经75岁,早在几年前身体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之所以被怀疑死因涉嫌暗杀论,是因为阿拉特出事时的背景很特殊。
2002年3月,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发起大规模进攻,阿拉法特的官邸被以军团团包围,此后两年多近乎囚禁的生活让阿拉法特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已经不容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