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庆区有这么一位老教师,31年的执教生涯中,经历过五所农村学校,无论在哪个学校、何种工作岗位上,他都以饱满的热情,团结带领教师队伍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抓好教师培养和教师团队建设。曾有几次可以调进城里工作的机会,但他因对农村教育的情怀和农村家长学生的热爱而一次次放弃,他就是兴庆区第二十九小学老师专职副书记高建忠。

高建忠自1991年由宁夏银川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家乡掌政镇(原掌政乡)镇河小学。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农村一线教育。2007年4月全区推进农村教研工作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掌政学区举办,作为校长的高建忠带领教师团队积极争取这一机会,参与了《可贵的沉默》集体备课及评课研讨交流活动,为全区农村小学教研员教师展示了“反思研讨教学模式”。“这个活动是全区的,规模比较大,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备课、听课、研讨,可以说把老师引导到教学教研这条路上,让农村老师有了信心和方向,为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也培养了多名教学教研能手,多次在各项活动中获奖。2008年,高建忠调到兴庆区掌政中心小学,偶然间他发现学校一位外出学习的老师和北京专家建立了学习小组,他们经常在线上交流沟通,本校的老师进步很快。高建忠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他便成立了校内各学科课题组,并借助兴庆区教育局教研员的力量,共同教研,鼓励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专题课题研究,学校几名年轻教师成长很快。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参加兴庆区外聘专家引领“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研讨观摩”现场会上,互动交流环节,学校的年轻教师马海燕主动要求当场上台讲课,她台风沉稳、表现优异,这让教育局领导和全体教研员非常惊讶:一个只有20几名教师的农村小学,竟然能涌现这么富有进取精神、勇于钻研的年轻教师。事实上,这与学校平时的教研以及对年轻老师的鼓励、肯定是分不开的。

扎根农村学校,自己的孩子怎么办?这是农村教师普遍面临的难题。高建忠和妻子都在不同的农村学校,孩子1995年出生,跟着他们在农村学校上了一二年级,到了三年后,便把孩子转到城市学校上学,并寄托在弟弟家,“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其实并不安心。”高建忠说,又拖了三年,在孩子上六年级的时候,妻子调到了离城市较近的郊区小学,方便照顾孩子。

其实,高建忠调到城市学校的机会不止一次,但最终他都放弃了。“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孩子才更渴望知识改变命运,更需要老师的坚守和浇灌,我想坚守初心,为农村教育尽一点微薄之力。”高建忠说。现在他不仅担负学校行政领导的重任,还坚持在教学一线,承担二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只要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还有源源不断的知识要教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