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口气读完吴承恩的一生。吴承恩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他的才华横溢却遭遇了世俗的挫折,他的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虽然吴承恩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为了能够生存,他不得不四处漂泊,寄人篱下。然而,正是因为他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他才创作出了这部伟大的作品——《西游记》,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然而,谁能想到,这部书在问世后,吴承恩甚至都没能亲眼目睹。吴承恩出生于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他是江苏淮安人。他的太爷爷是浙江余姚县的儒学训导教育局局长,爷爷是浙江杭州市的儒学教谕教育局主任,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商人,开了一家店铺,生活富足。吴承恩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排行最小,天资聪慧。

吴承恩的父亲非常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因此,他给他取名为“承恩”,字“汝忠”。吴承恩非常聪明,但他非常顽皮,经常惹是生非。十三岁时,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因此他的父亲将他送到了横店读书。

十六岁时,吴承恩考上了安徽亳州学府,开始研读四书五经。十七岁时,他的父亲因为涉嫌贪污被捕入狱,吴承恩只能辍学回家,开始做一些小本生意,以养家糊口。由于他天生放荡不羁,生意也做得很一般。虽然吴承恩只有十八岁,但他已经精通书画、书法、作词、编曲、诗书、围棋等。他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唐朝的读本《志怪》,对书中的巫妖神魔很感兴趣,爱不释手。从那时起,他开始收集有关神仙鬼怪、狐妖猴精等方面的书籍,白天工作,晚上研究。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吴承恩已经满肚子佛道神魔,开始写一些神话短片杂文,并将其印刷发行,以赚取一些银两补贴家用。

有一天,吴承恩的才华被豪门才子朱应登发现。朱应登欣赏吴承恩的才华,便将自己家中收藏的几车古书送给了他,这也彻底打开了吴承恩通往天界的大门。

二十一岁那年,吴承恩娶了户部尚书叶琪的孙子的女儿。既然成家立业,吴承恩也不能一直写小说。两年后,吴承恩来到淮安龙溪书院继续读书,他的才华得到了院长葛木的赏识。在葛院长的引导下,吴承恩开始有了创作长篇小说的打算。

两年后,吴承恩来到南京参加乡试,但不幸名落孙山。他并没有感到沮丧,而是继续陪父亲一起外出游历。在这段时间里,吴承恩接触到了很多民间神话故事,他不仅听的入迷,而且只听一遍就能记住。当然,他也没有落下自己的功课,四书五经、八股文等都带在身边。

三年后,吴承恩再次来到南京参加考试,但仍未上榜。他选择继续游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三年过去了。时间来到嘉靖十六年,三十一岁的吴承恩第三次来到南京,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然而他并没有得到好运的眷顾,再次落榜。尽管经历了三次失败,吴承恩并没有放弃,但他年幼的儿子因病夭折,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龙卷风,吴承恩的命运可谓是多灾多难。

接下来的十余年里,吴承恩一直在四处游历,结交民间艺人,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杂居小曲、神符简札、佛道典籍和野史奇闻。他整日沉浸在妖魔鬼怪的世界中,晚上睡觉时还会梦到和小鬼打架。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他看到了唐玄奘在猴行者的保护下西去印度取回真经的故事,深受感动。在《独异志》《大唐新语》中,他也看到了唐僧历经的十六年跋涉,从古印度带回经书六百五十七部的故事。吴承恩被唐僧的毅力和精神所感动,对淮河水怪无支祁的神通广大和勇敢抵抗精神也十分钦佩。

特别是他得到了一本元代的《西游记评话》,书中生动地描绘了魏征梦斩龙王和唐僧取经的整个过程。吴承恩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小说的轮廓,直到他又得到了一本名为《西游记》的元代杂剧,这让他彻底打通了任督二脉。他用了几年时间,初步完成了《西游释厄传》的初稿。不幸的是,他的家庭再次遭遇不幸,父亲的离世让他不得不回到老家照顾家人。吴承恩感到非常沮丧,他深深地感受到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官场腐败,官员互相包庇,贪官横行。他希望自己的一腔爱国之情能够为这个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四十三岁那年,吴承恩倾尽家资,找熟人托关系,来到南京国子监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很快就受到了同学们的崇拜。老师们也非常欣赏他,推荐他成为乡士绅的学生。吴承恩被补为“岁贡生”,直接进入官场预备队,等待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