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有的人成功靠祖上之功绩。有的人成功靠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有的人成功靠的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逐梦。我们这次的主人公高适就属于第三者。
熟悉高适的看官不禁会有些疑惑,高适难道不也是靠的“祖上之功绩”才崭露头角吗? 实则不然。
高适的爷爷一辈确实能人辈出,比如高适的爷爷高侃,就是唐朝戍边的猛将。曾经以一己之力打垮突厥来犯之敌,生擒突厥车鼻可汗。
然而高适爷爷那一辈本应该是高家飞黄腾达的起点,但奈何高适的父亲中年突发疾病离世,高适爷爷的福泽就没有能够普及子孙。家道中落也造成了高适在青年,壮年时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情景。
高侃画像
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是金子总会发光。高适在46岁和50岁时抓住了人生两次重大机遇。也正是凭借着两个机会,高适终于出人头地,实现了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
早年高适郁郁不得志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了,高适所在的高家并不是什么寒门,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术世家。高适的爷爷高侃是威震突厥,勇冠朝廷的戍边大将。
高适也在爷爷的影响下开始习武之路。可以说高适自幼就习得百般武艺,熟读兵法。排兵布阵,单打独斗更是不在话下。
高适习得一身武艺的同时,还没忘记文化课的学习。生活在大唐盛世的人,哪一个能不被大唐绚丽多彩的文化所吸引?高适亦是如此。自幼学习琴棋书画不说,高适对诗词歌赋也是喜爱得很。因此在后来高适的文治武功兼于一身,可谓是综合实力中的大唐第一人。
青少年时的高适已然是文韬武略于一身,心中怀有远大抱负理想。高适励志投身军营,为国效力,他要像自己爷爷那样成为守护大唐安宁的大将军。但常言道:事于我而相违。
早年时期因为高适父亲暴毙导致高家家道中落。以至于学成准备出山报国的高适遇到了报国无门的尴尬境地。
高适这时候的心态就像“拔剑四顾心茫然”。他并不知道此时的自己能做些什么。走投无路的高适选择主动来到长安,想借着爷爷的由头当一个敲门砖,之后希望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重臣或者皇帝的赏识。
但这一次他的愿望落空了。初到长安的高适别说皇帝了,就是连个像样大臣的面都没见到。
长安一行令高适好生郁闷。自己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实在令人感到憋屈。但这时候的大唐经过开元盛世后已经发展的异常强大,这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同样也是个人才辈出的朝代。
这时候的唐朝可以说一点也不缺人才。高适也明知此事,因此在求职不成后他只得回到宋城,继续韬光养晦。
很快,高适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
公元730年,唐朝和契丹起了战事。战争时期是军人报国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高适也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在听闻同契丹开展的消息后就立刻马不停蹄的向边境赶去。为的就是皮甲上阵,报效国家。
在高适临行前,他周围的亲戚朋友,邻居街坊都认为他能够在此次作战中建功立业,大放异彩,甚至高适自己也这么认为。但真正等他到边关之后,等待他的不是应征入伍,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婉言谢绝。
张守珪画像
他当时投奔的对象有朔方节度使李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等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给了高适一个闲杂差事,朔方节度使李祎看到高适的请战信之后直接无视。
高适不得已只能到张守珪手下当一个跑腿的,但这样的日子哪是高适所期望的?在默默无闻工作几年之后,高适就选择辞官归隐,遣返故里。
而在这期间,高适虽然赋闲在家,但是每当听闻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每当听到前线归来友人讲述战况,他都不禁热血沸腾起来。高适比较著名的诗篇《燕歌行》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了解《燕歌行》的看客都知道,这是一首以写实为主的叙事诗。他没有往常诗词歌赋中对现实的粉饰,也没有歪曲事实,趋炎附势的拍马屁。
高适将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寡不敌众等情况真实地用诗歌记录了下来。一时间,整个长安,整个大唐都为之震动。而人一旦打出名声,那机会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人到中年,时来运转
高适因为写实文章,歌颂,惋惜前线将士而闻名于世。他的真才实学也进入了睢阳太守的视野。睢阳太守一封修书就将高适推荐给了自己在京城掌管科举考试的好朋友那里,他说高适是个难得的人才,你们一定要珍惜。而高适在得到睢阳太守的鼓励之后也是再次进京赶考,这一次果然高中。
这时候的高适已然46岁,在高中进士之后他得到了人生中首个铁饭碗:受命出任封丘县尉一职。虽然这是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但至少高适证明了自己。于是高适就在封丘兢兢业业的开始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年。
在这三年期间,高适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虽然这个职务离自己的预想还很远,但是这是自己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第一步。高适一次次的鼓励自己换来的却是现实中一次次失望。
封丘县尉这一职务终究是限制了高适施展才华的空间。且高适兢兢业业奋斗几年的成果在上司那里也是不痛不痒的存在,什么晋升,表彰,这一切似乎都和高适没有关系。
也正因此,高适思虑再三之后选择放弃了世人所羡慕的铁饭碗,再一次毅然决然的回归乡里,等待属于他的机会。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发光第一次,定能够发光第二次!而这第二次机会,并没有让高适等太久。
高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公元754年,高适迎来了他人生的伯乐哥舒翰,没有错,就是唐朝时期著名战将哥舒翰。哥舒翰做事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他十分欣赏高适的才华,于是大手一挥就将高适纳入麾下。
高适也算是直接进入到边防部队,开始直接参与一线作战和部署。这不正是高适梦寐以求的吗?
高适在哥舒翰的帮助下,在短短一年内就将自己早年间熟读的兵法切实的运用到战场上,做到了学以致用。
公元755年,震惊世人的安史之乱爆发。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只是一个引子,它引爆的是唐朝这天国气象下的种种矛盾。
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犹如洪水猛兽,在攻占东都洛阳之后,叛军直指长安。这时候各路节度使也开始摇摆不定起来,本应该一心护主的节度使们竟然开始同周幽王时期的诸侯们一样,竟然不再听皇帝的指挥前来护驾。
但是唐玄宗不是周幽王,而节度使们也不全是诸侯。这其中像哥舒翰等都奉诏前来救驾。高适也随着哥舒翰的队伍前往长安进行救援。但因为朝廷指挥不力,唐玄宗任人唯亲,盲目自大等缘故。哥舒翰所率领的部队在上层错误的指挥下几乎全军覆没。
哥舒翰所属部队和安史之军队展开了极其惨烈的厮杀,双方围绕着长安展开拉锯战。虽然最终哥舒翰寡不敌众,但至少给唐玄宗逃往巴蜀之地争取了时间。前方战事结束之后,高适也马不停蹄率领残余部队同唐玄宗回合,并向唐玄宗汇报工作。
在皇帝遇到困境时期,才能看出大臣们孰忠孰奸。高适此时在唐玄宗眼中就是响当当的忠臣。他当即任命高适为侍御使后升为谏议大夫。
而高适为没有让唐玄宗失望,在这等万般危难之际,别的大臣要不就是跑路,要不就辞官归隐,消极避祸。但高适一直守护在唐玄宗身旁,并且积极建议献策,对得起他这个谏议大夫的身份。
在随后平定永王叛乱时,高适更是将自己的谋略,眼光发挥的淋漓尽致。面对声势浩大的叛军,高适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击破。
我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高适在仕途之门大门之后就一路平步青云,当然这也和他自身的准备密不可分。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永王叛乱等大事件后,高适的名头算是彻底在大唐打响了。这时候的高适已经升任为地方节度使,则是一位手握实权的地方大员。
儿时高适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现在的他不仅是和他爷爷高侃一般响当当的将军。更是忠君报国的代表。
公元765年,高适在到京任职的第二年,病逝于家中,这个唐朝的后起之秀就此落幕。
结语
我们常说,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有准备,当机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能够把握住它。也许这个机会来的很早,但也许会像高适一样晚年遇贵人。
但我们也要警惕酒香也怕巷子深。高适的故事不仅告诉我们的是打磨自己,时刻准备着,它更告诉我们,当自己有本领,有远大抱负时一定要积极进取,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而不是伫立在原地,期待着自己的伯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