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一直有一个地理概念:岭南地区。

这里的“岭”,指的是五岭:越城岭、揭阳岭(一说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

这五座山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北部和湖南、江西南端的四省交界处,是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横向山脉,也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非汉族部落居住的地方。

秦末汉初时,它是南越国的辖地。

秦以前,对岭南一带,有多种称谓。

《史记·南越列传》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

张晏在“扬越”下注云:“扬州之南越也。”

战国时的“扬越”,大致包括今两广及两湖、江西部分地方。而岭南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并未成为楚国的势力范围。

秦时又称岭南为“陆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正义”注云:“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称陆梁。”

可见,“扬越”为较古之名,地域较广;“陆梁”之名后起,专指岭南。

《晋书·地理志·下》将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区域范围。

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今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地区。宋代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

前文一广东话和闽南话哪个更古老?——兼论古代汉语语音的分期说过,虞,是上古时候大象的一个别称。它的上古音读作:gui(妫)。

前文二:伟人诗里的一个地名释义——兼解九嶷山上为何有象庙?也说过,湖南道县一带,是夏朝时的有庳氏的祖居地。

有庳氏,就是有鼻氏,有象氏。由此向东,就是江西省最南端的大余县。余,虞也,象也。而五岭里的大庾岭,其实就是大虞岭,大象岭也。

大余县南面的丫山, 也是象山的意思。因此,象山东南方向一带,古称“象郡”。去过桂林的人都知道,那里直到今天还有一座“象鼻山”。

象鼻山

江西省的简称“赣”,源于“赣江”。

上古时,崇拜大象的部落经常用大象来命名他们身边的山川河流。

赣江,就是妫江,也就是象江。

音韵学的研究表明,赣字的上古读音是gui, 也就是妫。妫是大象的一个别称。

赣, 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里:古送切,音贡。《说文》作赣。赐也。从竷省声。金文作赣。《韵会》通作贡。

《礼·乐记》里有:“子赣见师乙而问焉。”

正是由于“虞”和“妫”都是大象,赣字才在读音上接近“妫”,而在意思上接近“虞”。而虞,又通“愚”,所以赣字也有“愚”的意思。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心部】:赣,愚也。从心赣声。陟绛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愚也。與上篆互訓。从心。贛聲。陟絳切。古音在八部。

上海话里,到今天还把头脑简单,缺少心计的人叫“憨头”,读音为“戇斗”。

总之,赣,妫,愚,余,庾,虞。这些字的意思统统都指的是大象,是大象的记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