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智慧,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积淀下来,独有一套对生活的审美体系。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就是独一无二的凝聚着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既是中国人对科学的敬畏,也是中国人对岁月和生活的审美。每一个节气,都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都是我们四季更迭里的每一个日常。春来柳绿,夏来荷开,秋来叶凋,冬来雪落。

岁月是什么?

它是南方的青团,是北方的米棍;是立春的乍暖还寒,是立夏的蔷薇花开,是立秋的风和日丽,也是立冬的事往日迁。

而今,万事仓促。惟愿,时间缓下来,日子慢一点。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时间美学。把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过成风花雪月的唐诗宋词。

《日月书》与《岁时书》,便是这样一套书。

《日月书》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来写,《岁时书》以中国十四个传统节日为线索,两本书系统地讲述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等,并将文化、风物、民俗融入古诗词品鉴。挑选与之对应的古诗词,加以串联、共赏。

读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节日,品唯美古诗词。

在有限的人生里,领略无尽的岁月之美。

  • 节气

01立春。罗隐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拜神祭祖,祈年迎春,岁月轮回从这里开始。立春之于岁月,好比童真之于人生。谁不想,永像孩子一样活着,清澈单纯,温暖善良。

02雨水。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北方阴寒未尽,南方大则春意盎然。窗前独坐,只听屋外雨水淅沥之声,便觉岁月静好。

03惊蛰。陶渊明说,“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春雷惊百虫,春雷始响,百虫复苏,草木破土,人间忙碌。忙碌从惊蛰开始,就像我们曾有过的青春,热泪盈眶,斗志昂扬。


04春分。欧阳修说,“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一花一草,都是温柔,一针一线,皆是眷恋。春分天暖,光阴明媚。足不出户,也闻花香满堂,只觉人间值得。

05清明。杜牧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扫墓祭祀,缅怀逝去的亲人与曾经。岁月宽宏,让我们得以追念所有的失去,得以弥补所有的亏欠。

06谷雨。苏轼说,“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品谷雨茶,赏牡丹花,三五好友,堂前小聚,嬉笑之间,不止人生苦短,更见岁月柔软。


  • 节日

春有元日。

元日,正月初一,农历新年,年之岁首。即是俗称的“春节”,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始于汉朝。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日”最早记于东汉。元日又被称为,元旦、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有朝会、放爆竹、饮屠苏酒、吃年糕、贴桃符、贴春联、贴年画,贴倒“福”字,拜年,赐压岁钱等风俗。除此之外,春季还有人日、元宵、花朝、社日、上巳、寒食、清明等重要传统节日。

  • 节气

07立夏。杨万里说,“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夏天有漫漫的细碎的小美好。把石榴捣成汁,用青花瓷碗盛,一饮而尽才妙。立夏来饮,最是应景。

08小满。翁卷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小满,小满,小得盈满。岁序安然,光阴自在。小满来时,物候最佳。天微微热,麦稍稍黄,每个日常足见悠然。

09芒种。虞似良说,“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芒种芒种,最是忙中。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有心的人,麦田守望,有情的人,陌上芬芳。

10夏至。刘禹锡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夏至有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无一不是倾城色。不贪一生,只恋一夏。


图片©摄图网

11小暑孟浩然说,“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天热,正宜纳凉。会搬出一张竹床,几个竹凳,拿上两把蒲扇,一壶凉白开,配上几碟蜜汁藕片,一家人闲话家常。

12大暑。李白说,“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哪怕乘凉,也当如李白,人生在世,但求尽兴。


  • 节日

夏有端午。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被称为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重午、夏节等。有吃粽子,赛龙舟,悬艾草,系百索,饮雄黄等风俗。一般认为,端午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又有端午节源于“迎涛神”一说,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再有五月乃毒月,五日乃恶日,是日五毒尽出,端午一节即因驱邪禳灾而生。除此之外,夏季还有七夕、中元等重要传统节日。

  • 节气

13立秋。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立秋一来,一年光阴便已去半。秋日像一壶老酒,冬天烧一把忧愁。只是这酒,有人喝了相思,有了喝了断情,有人喝了惆怅,有人喝了忘忧。

14处暑。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来寂静无声,而你并不知道,非得世人去找,无需世人爱赞,不必老少簇拥。

15白露。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露凝而白,白水秋露。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天湿地润,星亮月明。

16秋分。谢逸说,“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秋分,秋色平分。春祭日,秋祭月。秋日两分,如人间事,散聚离合。有舍有得,有分有合。最有禅意,最见禅心。

17寒露。王安石说,“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寒露时令,重阳近,菊花盛,有一种旧静的古意。18霜降。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候,有红枫、木芙蓉、芦苇与荻花等。晚秋之景,最是品格不凡。然而,诸花再美,不如晚秋时候,红枫连天似烟霞。


  • 节日

秋有中秋。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被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有赏月、观潮、吃月饼、团圆宴等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初唐时,中秋节方才成为固定节日。中秋节盛行则始于宋朝。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现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除此之外,秋季还有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

  • 节气

19立冬。苏轼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立冬来时,年之将尽。素有四季喻人生。春如少年,冬似老年。、橙黄橘绿,正是秋末冬初时候。虽是年光之末,但仍有橙橘之丰收。正是生之为人,老而不惧。

20小雪戴叔伦说,“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小雪宜独赏。它如冬日花朵,扑面而来,自有天地之香。白如月华,轻似柳絮。

21大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雪一来,万物皆白。那种白,是山水云天连成一片的白。至为纯粹,至为贞静。就像婴孩的心,未经世事,不染尘埃。

22冬至。白居易说,“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正是,每逢佳节,你在思家,家在念你。

23小寒杜耒说,“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最美小寒,不过一剪梅香。饮一壶岁月烹的茶,待茶喝完,不如出门看看。看那梅开雪乱。拂了一身还满。24大寒。袁枚说,“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春有落花清溪,夏日垂柳荷塘,秋有林泉斜阳,冬有梅花纸帐。藏一个年终的梦想,愿来年:一年四时,日日噙香。


  • 节日

冬有腊八。

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又被称为,腊日。有打猎,腊鼓逐疫,喝腊八粥等风俗。腊本为岁终的祭名。自古即有年末祭祀庆丰收的习俗。汉代蔡邕《独断》记:“腊者,岁终大祭”。是为“腊祭”。汉代以前,腊祭只在腊月,具体日期不定,后来,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介入,腊日才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除此之外,冬季还有冬至等重要传统节日。

古人最重二十四节气。天地冷暖有时,人须朝乾夕惕。于古人而言,每一个时辰,都仿佛是一生,分秒不可蹉跎。他们将日子,掰开揉碎,春耕秋收,细细品尝,得其真味。见春之妩媚、夏之俏丽,听秋之旖旎、冬之凛冽。唯有古人,真切地见过、听过岁月的声音。似天地之呼吸,从山中来,到水里去。认真对待每一个日子,就像认真对待每一次食物、每一场旅行、每一种生命。


二十四节气,并不只属于古人和农耕生活。现在,它成为庸碌生活中最后诗意的底线。它会提醒你真正的岁月之美,它会告诉你真正的春天在哪。你如何过一天,便如何过一生。从熙攘里抽身,从喧闹中逃离,看看山水日月,听听花鸟虫鸣,从二十四节气里触摸日子的朴素质地。

二十四节气,是一首抑扬顿挫的诗。从立春开始,东方尚软,万物方苏。既是刚刚开始,也是重新来过。仿佛从无句点,始终拥有希望。到大寒结束,人间寂静,月照窗明,唯雪相陪。翻翻日历,月落日出,便是新的路途。一日日过下去,清简自持便好。无问光阴来去,岁月自有因循。


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年光阴的二十四个片段。人生,原本就是将每一个片段,好好拾起,细细摩挲,再轻轻放下。珍惜每一日的琐碎和寻常,日子总会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写二十四节气,既是写岁月,也是写珍惜。珍惜,简单。珍惜,平淡。珍惜,素朴。珍惜,逝去的柔软。

两本书,读懂中国人的时间美学。

《岁时书》、《日月书》

这套书的作者是知名作家王臣,他致力于人文作品创作十余年,作品累积销量超过一百万册。代表作《世间孤独、都是刚好:张爱玲传》(豆瓣评分9.0)、《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广受好评,旅行足迹遍布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一边周游世界,一边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他潜心十余年创作出《日月书》与《岁时书》,结合中国古诗词之美,全面解读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节日。两本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普及读本,也是中国人的文名与智慧的致敬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