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明代边防绕不开的是非争论,波澜壮阔的伟大军事奇迹,冰冷而又鲜活,散布其间的无数军事聚落,客观折射出明代整体军事哲学。宏大的整体布局,细微的体系建设,几乎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可惜“英雄”终须成败论,百年争议下的长城防线终是明代边防政策失效的“替罪羊”。
《筹海图编》:“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
万里长城之内,还有一道无形的长城防线,即明代海防防线。在东南沿海的海岸线上,星罗棋布着卫、所、巡检司等各种海防机构,堡、墩、烽火台等传烽预警系统布置其间,几乎原样复制了北部长城防线的军事布局,唯一的差别便是海防防线是由万里海岸线串联而成,而非砖石、土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军事威胁主要来自北部边境,一方面实力傲视寰宇,海域之外几乎无对手而言;一方面航海及军事技术层面考虑,真正的地理大发现还未到来,因而早期的军事防御方向只有边防一项。海防建设始自唐宋,在元明倭寇猖獗的大背景下,得以被重视而发展。“海防”一词便出自明代抗倭期间,但海防防线的建设是与明代北部边境防线的建设处于同一时期的,明洪武时期,东南沿海大区开始大规模建设军事聚落,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是否只是为了防御倭寇呢?那么,明代重视海防军事建设的重要因素又有哪些呢?
京畿地区防御圈,拱卫统治中心
从古至今,国家的军事防御政策,必定要围绕统治中心展开,在古代封建王朝时代更加显著。明代实行两京制,洪武、建文年间及永乐初期,是以南京其统治中心,永乐中后期之后,直到朝代更迭,则是以北方的北京为统治中心,即便是中后期,南京仍发挥着陪都的作用,重要的军事、政治意义不言而喻。明代两京在地理地域上都存在一个共通点,均在濒海区域之内,因而,彼时的京畿防御圈的侧重点也包含海防建设,而在特定的时期内,海防甚至拱卫统治中心的重中之重。
- 南京,南直隶长江口防御聚落
《江南经略》:“三吴者,朝廷之重地也,留都门户在焉。”
南京一直处于传统上的南方地理中心位置,地理环境适于建设大型城市,便利的交通将以“三吴”为代表的富庶地区勾连起来,虽然不属于所谓的中原统治中心,但仍是历代南方政权的都城首选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都的首选位置是中原地区,但是其对军事防御政策制定的考量非常全面,北宋的前车之鉴让他只能侧重于选择起家的势力范围之内,而南京即是上佳之选。
南京的防御存在着一个缺陷,那就是距离长江出海口较近,来自海上的威胁可以快速溯江而上,对京畿地区造成危害,因而,建立泛长江口海防防御圈就成了南京防御的重点。明初,从南直隶所属的长江口一带到首都南京设立的诸多卫、所、堡、寨及巡司,其地理布局及聚落建设均属于海防范围,其初衷意在保卫京畿,但是到了嘉靖年间,其发挥了更重要的备倭意义。从纯军事意义上,各卫所在倭患期间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大量军事聚落的布防,从整体上看,其前瞻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 北京,配合长城防线组成经济防御阵列
《明实录》:“北京实为都会,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今工已告成,选以永乐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
今人议论永乐皇帝之失,集中点主要就是首都的选择,朱棣改北平为北京,到底是军事考量,还是政治需要,这一点历史早已给出了明证。从安全角度考虑,北京在古代封建王朝时代,确实不是上佳的选择,距离极冲地区过近,虽然在地理形势上可以扼控中原及江南,但实际距离太远,不利于国家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推行。有明一代,北京不但是国家政治中心,更是区域防守的战时指挥部,其对北部长城防线确实起到了梁架作用,但也成了各作战单元的“阿喀琉斯之踵”。
永乐皇帝主政之后,由于大宁都司的裁撤,北部长城防线直抵首都肘腋之处,北京周边的蓟镇、宣府、辽东数面临敌,北京之北无险可据,又无战略缓冲,安全随时受到威胁。而在此之外,北京同南京一样,同样面临着海上威胁,它也有距离海岸线太近的缺陷,这也正是建立天津三卫的重要原因。明代天津三卫区域广大,东北与山海、卢龙、抚宁等沿海卫所相接,南面则与山东都司的青州左卫等沿海诸卫相连,组成了一道环京防卫圈。以北京为中心的环京海防圈是明代整个海防圈的一环,其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后期的区域支援之上,真正面临的威胁较少,但这个海防圈的建设,融汇到了辽东都司、山东都司及蓟镇的整体联动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保护境内运输航线和对外贸易港口
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的海防只要是指对贸易航线和贸易港口的保护,而在明代,经济模式和封闭政策的影响之下,纯粹的对贸易的保护行为,只能作为海防建设的侧重点之一,其更重要意义主要凸显在保障交通及军事方面。但客观上看,维护国内物资及军事调运,主要依靠的就是海防防线上的卫所及巡司,其在政治上能够维护稳定态势,在军事上又能扼控生命线。
- 保障漕运通途,扼守交通要道
《大明会典》:“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南京各总卫所支米3石;江北直隶并中都总各卫所支米麦二石八斗;邳州、徐州、徐州左卫、归德卫等支米麦二担六斗;山东都司及北直隶等九卫支米麦二石四斗。”
海防防线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保护境内运输航线,而运输航线分为河运和海运两种,河运一直贯穿整个明代,海运则时断时续。以运漕粮为主的漕运,对于明廷的统治意义重大,河运主要是依托京杭大运河来完成南粮北送,整个北部边境防线都需要南方粮食的支援,国家的统治中心也需要运河来联通南方富庶地区,这条交通大命脉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因而在运河沿线的通衢城镇建设了大量的卫所,用来保护运河安全。这些卫所距离海岸线较远,但仍属与海防防线,是整个防御圈的一环,同时,其旗下堡寨仍要扼控海岸线。
海运的主要时期是在明初和明末,明初海运从长江口到山东、辽东,主要是为支援作战及保障边军粮饷,山东都司和辽东都司的许多卫所建设,也是围绕这一任务开展的,尤其辽东在驱逐北元纳哈出势力时,海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明末对后金的作战中,海运的支援作用在后期无比重要,因海运建立的沿海卫所更是成了明军反攻战策的桥头堡,只是后期整体策略失调,让其未能发挥本该有的作用。
- 保护贸易港口,维持海禁政策
傅元初《请开海禁疏》:“海滨之民,惟利是视,走死地如鹜,往往自岛外欧脱之地。”
贸易港口带来巨大经济利益是任何一个统治者不得不重视的,明代的海洋政策虽然几经开合,但总体偏紧,抛去落后的思维模式和政治要素,其中心梗概在于维护国家垄断。朝贡贸易带来勘合制度维护了国家对贸易的垄断,打击了走私行为,但同时加剧了沿海倭患,但又因此让明廷大力建设港口海防圈,维护港口贸易,保障港口安全。
明代主要开放三大港,宁波港主要承担对日本的贸易,泉州则是以琉球为主,而广州辐射东南亚及西方,这三处港口的周围建设了大量的海防设施,其密集程度甚至高于京畿地区,足见朝廷对海外威胁和贸易的重视,也变相表现出明廷对海禁政策的是非认知。贸易港口海防圈的建设辐射周边,将整个海岸线串联,使整个海防防线成为完整而有机的整体。
战与防
- 区域防守策略
《广志绎》:“以山东筹之,则登乃山东东北一隅,犹人家之有后水门也,尚有前堂在,倭从釜山、对马岛乘东风而来,正对淮口,然淮有督储部府,尚宿重兵,在倭不遂登岸也,其登必从安东、日照,此数百里无兵。”
从辽东沿海诸卫的辽东海防圈到天津三卫的京畿海防圈,再到山东海防圈、运河海防圈、长江口海防圈、三大口岸海防圈,整体成线的海防防线,始终以分区防守为主要策略,同时连片联动,在这一点上与长城防线几乎一致。但海防防线的区域防守也有不同点,海防区域内的部分关键点也同时是其他区域的关节所在,所以分区防守的海防防线,也必须整体调动,只是明代海域威胁的整体性不强,让整个防线的作用不明显而已。一个分区之内仍分设多个片区,这和明代辽东都司的多路多方向设置相像,也具有协防的重要意义。区域内由军事聚落到单一作战单元,都平行于“九边“,这也是明代海防建设的重要因素和特点。
- 互为犄角,快速支援
《明实录》:”恢复辽左,须用三方布置。广宁用骑步对堡于河上,以形势格之而缀其全力;海上督舟师,乘虚入南卫,以风声下之而动其人心。奴必反顾,而重归巢穴,则辽阳可复。是以应再议于登、莱、天津并设抚镇;山海适中之地特设经略,节制三方,以一事权。“
首先,在海防防线受到攻击独木难支时,除去其他分区海防聚落会策应外,身后的陆上军事聚落也会快速支援。其次,海防军事聚落也要加入整体的陆上防御体系内,在整体军事战略中发挥直接作用,比如登莱海道对于辽东的重要作用。明代后期被动的军事态势,让海防防线真正面对匹配之强敌,但区域仍相对有限,所发挥的作用也只存在支援和协防意义上,但但从其建设因素上看,海防防线如果能配合有效政策,最终意义绝对不同。
结语
名列出的海防建设重要因素,也是其重要特点,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明代海防政策制定的客观原因。相对更偏重于政治及军事方面,对于海防防线和长城防线的比较,能够体现出明代整体防御策略的考量方向,也对当时的国家海洋政策和军事思想有所探讨。有不实之处及未尽之处,也请诸位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