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有讲究,几千年来,除了汉族穿着外,还深刻影响着周围的国家。其风采曾引得全世界民族羡慕不已,特别是古代女子的裙装,更具代表。

一、古代女子穿裙有何讲究

裙子是当今许多女子极其钟爱的服装,古代的裙子和现在的裙子有不小的差别。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

明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妇人之异于男子,全在下体。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其所以为室者,只有几希之间,掩藏秘器,爱护家珍,全在罗裙几幅。”

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古人对于女子的下体有着强烈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并强调女子以裙子遮掩下体,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轻薄和无耻。

不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女子,就要经常规规矩矩地穿着整齐的裙子,如果客人来访,遇到主妇没有穿裙子,就会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敬和失礼,传扬出去会遭到耻笑和白眼。

女子在家里一般都穿黑颜色的裙子,其样式以褶裥裙为多。对于裙幅的数量也很有讲究,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称“月华裙”。月华裙是一种色彩缤纷的裙子,而且高雅鲜丽,深受当时女子的青睐。

到了清末,思想进步的文化人提倡妇女解放,旗袍也迅速流行开来,女子们穿裙子也有了选择的自由。

二、“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源于何时


相传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唐朝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中广泛栽种石榴。每逢到了石榴花开的时间,这位风流天子便携爱妃去赏花游玩。

俩人常常设宴于花树之下,饮酒作歌为乐。当时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妩媚动人,把唐明皇看得好不动心。他常常将贵妃的酒染之粉颈与石榴花相比,哪一个更红得艳丽。

由于宠爱美人,天子不理朝政,疏于政务。 但是文武大臣们谁也不敢指责皇帝,他们只能迁怒于杨贵妃,见了她,拒不行礼,杨贵妃当然会很生气。

这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并请爱妃献舞助兴,但是杨贵妃却将酒杯端起送到皇帝唇边,耳语道:“这些臣子对臣妾非常不恭敬,我不愿意为他们献舞。”

唐明皇一听,爱妃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于是下令,所有的文武百官,见了贵妃一定要下跪行礼,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将会以欺君之罪进行严惩。此后只要一见到杨贵妃,莫于俯首叩拜。

从此之后,“拜倒在石榴裙下”便流传开来,成为一个典故。由于石榴裙经久不衰,于是俗语中说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鲜活地用着。

三、唐代除了石榴裙,还有哪些女裙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那位琵琶女的惊人色艺时,这样写道:“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血色罗裙”指的就是石榴裙,用血色来形容裙子之红,石榴裙的鲜艳可见一斑。

在唐朝时期,石榴裙是极受年轻女子青睐的一款服饰。穿着石榴裙的女子被这红色一衬,更显得俏丽动人。唐代的妇女,对裙子钟爱有加。

除了石榴裙,还有很多别致的款式,而裙子在唐代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初时,裙子窄而瘦长,因此妇女将裙子尽量往上提,甚至齐到胸乳,故有“慢束罗裙半露胸”的诗句。

盛唐时期,裙子制作得精美华丽,主要有花笼裙、间裙、百鸟裙,还有百叠裙、画裙等。花笼裙是用轻软细薄而又半透明的“单丝罗”织绣,裙子上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出花鸟等图案。

间裙,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材料互相间隔排列做成的裙子,每一个间隔叫作“破”,有“六破”、“七破”、“十二破”之分,颜色有红绿、红黄、黄白等等;

百鸟裙,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飞禽的羽毛捻成线,然后织成的裙子,百鸟裙做工考究,立体感极强,可谓“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目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穿上之后“百鸟之状皆见”。

总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关于女新的服装的讲究更多,在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不同时期,都有着女子裙装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