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大同
魏都平城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七年,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这个平城就在现在的山西大同,属汉雁门郡管辖。永嘉四年八月,晋并州刺史刘琨表封拓跋猗卢为代公。六年,猗卢以盛乐为北都,修复平城为南都。从此,平城又称为代都,之后,屡经石赵、慕容燕、苻秦营建,到道武帝天兴元年七月,自盛乐迁都平城,平城也称代京后又经明元、太武、文成、献文以及孝文前期,都是以平城为都的。
《读史方舆纪要》说:“隆安二年,拓跋珪自盛乐徙都平城,谓之代都,置代郡,始建宫室,建宗庙,立社稷,东至代郡,西极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皆为畿内。”由此,我们可大致看出平城所辖的范围。
《魏书·太宗纪》:“泰常七年,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癸卯,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二引《城邑考》:“今城东五里无忧坡上有平城外郭,南北宛然,相传后魏时故址。”无忧坡,又名东塘坡,在今大同城东五里处。《水经注·如浑水》注:“如浑水(今御河)经北宫,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经平城西郭内,又至平城县故城南,又南出郊郭。一水南经自白登山西,又南经平城县故城东,其水自北苑南出。”西出的一水就是武州川,南流的则是御河。
平城附近
《史记正义》引服虔注:“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按《魏土地记》:“平城宫西三十里为武州塞口,东十七里有白登台。”郦道元注:“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台南对冈阜,即白登山,”李穆叔《赵记》云:“平城东七里有土山,高百余尺,方十余里”《纪要》:“平城宫,在(大同)北门外,后魏故宫也。”“府北七里,上有白登台,汉初冒顿纵骑三十万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即此“据此分析,汉代平城在魏时平城东十里处,要比明大同府城稍北偏东宿白说:“北魏平城遗址在今大同城区及其附近。"
唐置云州,则在平城的西郭。《括地志》朔州定襄县,本汉平城县。县东北三十里有白登山,山上有台,名曰白登台”又按《太平寰宇记》云中县条:“火山在县西五里,白登山在县东三十里。”
《辽史·地理志》:“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存。”可见,魏都平城与辽代西京相近。明人顾祖禹说:“今(大同)府城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西京)旧土城增筑,万历八年增修周十三里有奇。白登山府北七里,上有白登台。府西二十里,武周川水所经也。如浑水历府城东,又南流,与武周川合。”
魏都平城
综上史料,可大致推断出平城的地理范围,东郭横跨御河左岸,抵马铺山十七里,西郭距武州山三十里,比明大同府治偏东、稍北,据前几年考古发掘:大同车站东北方有排列整齐、间距5米的覆盖础石,础石厚20厘米,70厘米见方,石面承柱部分的直径达45至50厘米。这些重要遗迹表明这个区域应是北魏宫城和宫城前衙门范围。而市郊则是很广阔的。据《通鉴》一一卷引白言:“魏道武都平城,东至上谷军都关,西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为甸服。”这是平城的直辖区。
《魏书》帝纪,天兴二年二拓跋珪命高车人建鹿苑,这一皇家猎园北抵长城,东包白登,连接西部山脉,方圆数十里。泰常七年,起白登于平城南,高二十余丈,泰始七年,建鹿野浮屠于苑中之西山,周数百里。孝文帝南迁,改司州为恒州,代尹为代郡,平城县仍以旧称。东魏废。
小平城
小平城
永嘉四年,穆帝拓跋猗卢封为代公,并向刘琨索求勾注、北之地《纪要》:“勾注山在太原府代州西北二十五里,一名西山,亦曰雁门。刘琨便将位于陉北的马邑、阴馆(山阴县)、楼烦、繁畤、崞等五县之地割让给代国。
代国占有北五县后,“乃徙十万家以充之。”《魏书·序纪》:“穆帝六年,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使长子六修镇之统领南部。”这时雁北的人口迅猛增长,社会经济较前代有了很大发展。漯水,今桑干河支流,发源于山西代县累头山、黄瓜堆,今山西怀仁、山阴、应县三县交界处,东西延缓四十里,顾祖禹也说:“建兴元年,拓跋骑卢于(山阴)县西北黄瓜堆下筑新平城。”因代都称为平城,故晋人称此平城为小平城。据上述史料,小平城在今桑干河北,黄瓜堆脚下。黄瓜对,今称黄花岭。
黄花梁
经考,今山西山阴北周庄村北二里处有一旧城遗址,其夯土特征与晋代建筑相符,城垣东西150米,南北85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两侧各开一门,门宽12米,门楼已塌毁,没有城和马头。残存的城墙最高2.5-3米最底0.3-0.6米,其夯土厚10-15厘米,城城墙外围仍有护城河遗迹。河宽4米,河深2米,城内有少量汉代、北魏时期的绳索纹、残碎陶片。
从现在地形来看,北周庄村居于高地,四周低缓,土地肥美,水资源丰富,且有一条宽约一里,自西南向东走向的盐碱地带,可能为桑干河古河道遗迹。而且,北周庄村在桑干河北、黄瓜堆脚下。此外,在桑干河北再没发现其它遗址。故此遗址应是拓跋猗卢修筑的小平城。
南平城
南平城
《魏书·太祖纪》:“天兴元年秋七月,(太祖)行幸南平城,规度漯南宫,面夏屋山,背黄瓜堆,将建新邑。”天赐三年六月,道武帝发八部五百里以内男丁,兴建南宫,规划外城,方圆二十里,分置市井、道路。《魏书·太宗纪》泰常三年条载:“(四月)丙寅,起漯南宫。”《通鉴》:“(四月)辛已,南巡至雁门,五月庚寅朔,魏主嗣观渔于漯水;亥,还平城。”依据《魏书》帝纪,可知南宫在南平城内,考察出南宫的地理位置,便可判断出南平城的具体方位了。
漯南宫,位于漯水南,在阴馆县。《代州志》:“阴馆县,雁门废县,在州西门四十里。”可见,阴馆县在今桑干河南的代县西北四十里处,属桑干郡,《水经注·漯水注》:“水出于累头山,一治水,东北流经阴馆县故城西,其水东流桑于水,桑水又东南,右合添水,乱流,枝津南分;桑干水又东,左合武州塞。桑干水又东南经黄瓜阜曲西,又屈经其堆南,又东南流经桑干郡。大魏因水以立郡,受称焉。”依此可判断出漯水与桑干水的流向。漯水发源于代县累头山,东北流会桑干河入山阴县界,经应县南,途汇武周水东流。
南平城遗址
《魏书·太祖纪》:“南宫门阙高十余丈,引沟穿池,广苑,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井,经途洞达”又依《水经注》卷十三漯水注:“水左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夏屋山之东溪,西北流经(阴馆)故城北,又西北入桑干枝水,桑干枝水又东流,津委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渊潭相接。”而现在山阴县故驿村古城,东部呈方形,西部残缺呈犬牙状,与东湖西浦特点一致,而漯南沟穿沟引池也具这一特点。
可想,当年这里是一个苍松翠柏,溪水潺潺,山回路转,游人为之驻足的风景胜地。而漯南宫现存城墙高有一米多,城围长度与昔日宫墙长度相合。之外,在古城的西北部有两个大土台,俗称皇台,后演义为黄台或凰台,据夯土层判断,属两晋遗址,现存的场地周围,仍有大量晋魏残陶,此处可能为天兴六年九月道武帝幸南平城规度漯南宫之处。
南平城遗址
现在这里仍有前皇台后皇台两个村名除此而外,据《旧唐书·沙陀传》,朱邪执宜于神武川黄花岭北筑新城,也称南平城,后李克用生于此城,在今山西神池县,而北魏时期的南平城则在山阴黄花岭南,面夏屋山而居,朔县西南的新城,也称小平城,为秦蒙鹫所拔,汉废。
综前所述,魏都平城在今山西大同,比现在的大同城址偏东北,拓跋猗卢筑小平城在今山阴北周庄村北二里处。道武帝所筑的南平城在今山阴故驿村西北一里处,而小平城相对于南平城而言,又称北新城。
南平城遗址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