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翻译家,福建闽县人。笔名冷红生、六桥补柳翁等。
其一生耕耘学问,教书育人,率先翻译欧美小说,热爱民族,心系苍生,警醒社会,争理卫道,又有几分侠胆与愚忠,矗立于中国文坛,受到后人的尊敬。
林纾《山水图》
01 无心插柳,柳却成荫
林纾36岁丧偶,牢愁寡欢。此时,好友王寿昌便邀林纾翻译法国小仲马之《茶花女遗事》,以解林纾之丧偶孤苦。
他们二人开创一种合译形式,即由通晓法文的王寿昌口述故事,林纾以桐城美文笔录。王寿昌当时在马江船政任职,曾留学法国。
两年后的二月,该译书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名,在福州印刷发行。
这类题材为中国读者所鲜见,再加上林纾文笔凄婉,亲切又有情致,故受到读者追捧而风行全国。
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成功,给林纾以莫大惊喜与鼓舞,也为其开辟一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从此乐此不疲,终生不辍。
他执笔共译外国作品有一百八十余种,为翻译史之最,被誉为“林译小说”,载入文学史册。
02 不懂外语,难免有疵
林纾不懂一门外语,也未曾出国门游历过任何一国。他翻译小说,系用一最原始方法:由精通外文的合作者口述原文大意,再由他变成文字,笔录下来。
林纾实际上是一被动者,口译者或缺乏文学眼光,漏掉原著许多生动的细节,或用极简单的叙述方式粗线条讲述,或并未读懂原文,按自己的理解传递错误信息。
林纾只能听凭口译者的意思被动笔录,所以译文虽是清一水儿的桐城美文,但内容瑕瑜互见。再加上林纾信手记下,不加标点,脱手成篇,质量也难以保证。
钱钟书就切中肯繁地指出:有时造句松懈,文字别扭,以至脱漏错误。
另外,钱钟书还指出其另一缺点,即作为一个古文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某些审美情趣带入译文,使作品更符合“古文义法”,实为不尊重原著。
林纾画像
03 瑕不掩瑜,引领新潮
林纾译文的缺点,比起其成就而言,是瑕不掩瑜的。林纾从事翻译外国小说,不只介绍了世界文学名著,更为开启中西文化交流大门,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诚如钱钟书所说:《林译小说丛书》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
张恨水也是通过林译小说,看到灿烂的外国文学经典,得到创作经验的。他说:在这些译品上,我知道了许多的描写手法,尤其心理方面,这是中国小说所寡有的。
林纾翻译的一百八十多种文学作品中,至少有四五十种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例如《巴黎茶花女遗事》《伊索寓言》《迦茵小传》等,传输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客观上,不仅提升了翻译小说的地位,还滋养了中国小说。林氏自由活泼的语言,促进了语言和文体变革,又哺育了一批中国文学新人。
04 读书则生,否则入棺
林纾生于一小商人之家,后父亲生意破产,林家陷入穷困,林纾一度被寄养外祖母家。外祖母教育他:“孺子不患无美食,而患无大志。”遂发愤力学。
八岁时,将母给他买饼之钱,购破残《汉生》,曾画棺于墙壁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十一岁,林纾见塾师家境困难,悄然从并不富裕的家里取米,装进父亲的袜子里,送给塾师。塾师大怒,斥林纾道:你年十一,竟行窃,你回家后,当请杖于你的母亲!
十三岁至二十岁,林纾校阅省钱购买的残破古书,竟达两千卷,为乡里称奇。
二十一岁,光绪八年(1882年),与郑孝胥、陈衍同榜中举。但后来林纾六次进京应试,皆名落孙山。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等举子,在京组织“公车上书”。林纾也在京参加会试,与陈衍、高凤岐等也上书清廷,抗议日本侵略我辽东半岛、台、澎等国土。
1913年起,没有受到清廷多少恩惠的林纾,在大清灭亡之后,却以“清处士”之名,开始了十一次谒光绪崇陵的漫长之旅,以表“固与吾清相终始”之志。
05 徽因师爷,痛斥科举
林纾自1899年至1901年初,曾在杭州林氏家塾任教师,成为福建闽侯人林长民的老师。三年时间,二人结下师生之谊。
林长民在任徐世昌总统特别顾问期间,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给五四运动添了一把薪柴。五年后,他那“美艳如花”的女儿林徽因降生。
林纾离别弟子林长民时,写《赠林长民序》给弟子。此赠序实为老师以商榷的口吻向学生谈自己对学习和科举的看法及心得。
他认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命脉是正统,是学习的高境界,而只为科举及第,迎合制举之学,是“庸俗之眼”,是心智“蒙昧”之举。
他对弟子林长民无意科举,而致力于学习纯粹的古文的态度予以惊喜认同和期许。他一生都在苦苦参与科考,老来臧否鲜明。
今人应以为镜,反思类似科举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他对古文挚爱,面对白话文的洪流时,表现出义无反顾的抵抗,可以理解。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必将痛苦。
福建林纾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