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的统治和佛教的诞生

“古印度”与“印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代表的含义大不相同,单从地理角度来说,“古印度”包含了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等地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随到距今5000年前的哈拉帕文化时期。

哈拉帕文化的发源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印度河流域,其创造者就是这片地区最古老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

达罗毗荼人在这里创建了许多城邦国家,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为强大。而且摩亨佐·达罗这个国家居然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烧砖,在城市中还有完整的地下陶器管道排水系统。

要知道,当时另外三大文明:古埃及、古西亚以及中国,在陶器制作上都还没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更不要谈什么烧砖和烧陶器下水管道了。

除此之外,达罗毗荼人还创造了染色技术,让古印度人在四五千年前就可以穿着不同颜色的服饰了,而且达罗毗荼人还和古埃及同一时期创造了象形文字。

但是,达罗毗荼人似乎科技树点歪了,忘记点点军事线了。到了公元前1750年左右,一群居住在印度河流域西北面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开始入侵古印度城邦,征服了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种

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征服和发展,雅利安人在这一片地区又创造出了新的文明。而这一文明根据四部婆罗门教的经典《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而命名为吠陀时代

在这一时期,雅利安人虽然占据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但是他们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还是像以前达罗毗荼人一样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城邦国家。

雅利安人作为征服者,为了更好地统治达罗毗荼人,在自己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上,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教——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等,其中祭司阶层是第一等,称作婆罗门;国王和贵族们属于第二等,称作刹帝利;普通的雅利安老百姓为第三等,称作吠舍;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成为第四等,称之为首陀罗。

这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每个等级之间的职业世系,不能任意改变,不许互相通婚。而且在教义上面还规定了前面三等人为“再生族”,第四等人为“非再生族”,也就是说雅利安人在今世多行善事,来世还可以成为更高的种姓,而达罗毗荼人却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

种姓制度的划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雅利安城邦不断发展和壮大,互相兼并,到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只剩下了十六国比较强大国家,古印度的历史也就进入了列国时代

在这期间,印度诞生了两部世界级文学名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其中的《摩诃婆罗多》已被印度宝莱坞改编拍成电影《巴霍巴利王》,分上下两部搬上大银幕,影片的总体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在列国时代,随着国家机器的加强,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大,担任地方诸侯的贵族们也开始掌握了实权。

然而,在他们统治地区的人民却要将大部分的钱财都献给婆罗门祭司,作为实际统治者的国王和贵族们却只能收到很少部分的税收。于是,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等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另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许多原本为第三等的雅利安老百姓逐渐破产,沦为第四等公民,但在婆罗门教的理论里,第四等公民是最低贱的,这也让许多雅利安老百姓开始陷入了沉沦。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古印度历史上出现了一场以刹帝利阶层为首的反婆罗门教运动,史称“沙门运动”。

这一运动中,诞生了上百个宗教流派,很多教派都是某一王国的国王、王子或者贵族所创,其中最著名的派别有研婆迦派、阿什斐迦派、耆那教和佛教。

这些大大小小的宗派之间,虽然教义不同,但都把矛头对准了婆罗门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教。

据说佛教是由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释迦牟尼。他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神的主宰地位,并建立了佛教的“四谛八苦”教义,以教导人们行善修身。

但是佛教也继承和发展了婆罗门教的因果轮回学说,不过佛教给予了所有人“转世”的机会,而不是像婆罗门教那样,只给前三等人“转世”的机会。

正是因为佛教反对神和祭司高于一切,得到了许多刹帝利阶层的支持,另外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吸引了大批低种姓的信徒,佛教就这样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

古印度的统一和外族的入侵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相似,不仅在时间线上高度统一,在文化上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两个文明内部也是兼并战争频发,开始走向大一统。

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和中国

在古印度扮演秦国角色的是摩揭陀国,只是和秦国不同的是:秦国是由西向东统一中国,而摩揭陀国位于恒河流域的东边,是由东向西统一了恒河流域。

摩揭陀国的秦孝公名叫频毗娑罗,印度历史上称之为“瓶沙王”。公元前544年,瓶沙王即位,修建了印度的咸阳——王舍城,秦孝公西征西戎稳定了秦国西部,而瓶沙王东征鸯迦,控制了恒河三角洲。

另外,中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瓶沙王也在国内支持佛教,打压婆罗门教,以提高君主权威和法制建设。

但是摩揭陀国自瓶沙王死后,陷入了内部斗争,直到公元前364年,摩诃帕德摩·难陀登上王位,结束了内耗,建立了难陀王朝,统一了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部分地区。

然而,此时的古印度西边,也就是印度河流域,却被波斯人入侵,成为了波斯帝国统治的一个省。

难陀王朝刚完成东边的统一,士气大盛,随即开始西进,以收复印度河流域。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当难陀士兵抵达印度河流域后,却没有和波斯人正面交锋,因为他们遇上了更加强大的入侵者——亚历山大的东征军,难陀王朝的统一战争被迫中断。

在亚历山大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后,正打算继续西进以攻灭难陀王朝时,但因为东征军长期作战,士兵思念家乡导致兵变频发,亚历山大被迫撤军。

这期间,在印度河流域上游的旁遮普地区,有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的人,因为长期和希腊军的对抗,积攒了大量人气和威望,后来被称之为“月护王”。所以就在希腊军撤走后,许多地方纷纷归顺了月护王。

公元前324年,月护王挥师东进,灭亡了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

之后,月护王开始与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的塞琉古王国争夺印度西北部,开始了西征,最终打败塞琉古,取得了今天阿富汗南部地区的统治权。

塞琉古的失败,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让另外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埃及遣使驻在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以加深双方的友好感。

阿育王在位时期的孔雀帝国

如果说月护王像中国的汉高祖刘邦,以汉代秦的话,那么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君阿育王更像汉武帝刘彻,他在位时期将孔雀王朝的国力推向了顶峰。

公元前273年,阿育王继位,征服了德干高原上的羯陵迦,完成了印度半岛南端以外的统一,就类似于汉武帝拓西域、开西南夷一样,扩充了西汉的疆域。

另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阿育王也大力支持佛教,广泛进行传教活动,让佛教成为了古印度的国教。

在政治上,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和刺史制度,强化了国家机器,而阿育王也广派密探侦查各地官员和人民活动,以强化中央集权,将王权进一步加强。

但在阿育王死后,整个孔雀帝国内部纷争不断、外族入侵不断,孔雀王朝也迅速走向了灭亡。

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灭亡,在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中北部先后经历了巽加王朝甘华王朝百乘王朝,这些王朝的统治地区不断缩水,内乱不断。

在印度河流域,希腊人、塞种人、月氏人、嚈哒人(白匈奴)不断入侵,在西印度地区建立了许多公国,其中比较有建树的是月氏人在印度西北部建立的贵霜帝国

月氏人的迁徙

月氏人原本是居住在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的游牧民族,被匈奴人打败后西迁,导致居住在葱岭一带的塞种人被迫迁徙到今天阿富汗地区,取代了希腊人在这里的统治。后来月氏人又继续南下,再次迫使塞种人进一步南迁进入印度。

当月氏人来到阿富汗地区之后,开始定居下来,逐渐由游牧民族发展成为了农业民族。这一时期,月氏人有五大部落,每一个部落有一个酋长,称之为“翕候”。

到了公元30年,贵霜翕候丘就却统一了五大部落,建立了贵霜王国,并向南征服了克什米尔地区。

后来,丘就却的儿子和孙子不断南征和西侵,进入印度河流域。在他孙子迦腻色伽在位时期,贵霜帝国版图北起葱岭、南至纳巴达河、西起伊朗东部、东到恒河中游,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和中国的汉朝并称为古典时代的四大帝国

古典时代的四大帝国和丝绸之路

而且迦腻色伽在位时期,大力宣扬佛教,广修佛塔,佛教也是在这一时期,分成了大乘和小乘两个教派,小乘佛教由南传播进入了东南亚地区,而大乘佛教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了中国,并对中国后来的儒家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印度的再次统一和印度教的兴起

虽然贵霜帝国版图极大,但帝国内部有着许多文化传统各异的民族,民族之间的隔阂很严重,各地区的离心力也很大。

另外,在中国的东汉时期,北匈奴被汉王朝彻底打败,开始了西迁。其中有一支匈奴人进入了萨珊波斯境内被打败后,又转向了南亚地区,开始入侵贵霜帝国。

这支匈奴人被波斯称之为嚈哒人,中国称之为白匈奴,而白匈奴的入侵也直接导致了贵霜帝国的灭亡和分裂。

公元3世纪之后,随着贵霜帝国的分裂,整个印度邦国林立,再次陷入了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

这一时期,在北印度恒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室利·笈多家族逐渐强大起来,吞并了周边的小邦国,与另外一个占据华氏城的梨车部族,成为了恒河流域最强大的两个政权。

笈多王朝疆域

公元308年,到了笈多家族的首领旃陀罗笈多二世,迎娶了梨车族的公主,两大家族实行了合并,正式建立了笈多王朝

之后笈多王朝不断进行统一征服战争,一直到了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孙子超日王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对北印度地区的统一。

笈多王朝之所以能够完成北印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了印度教的支持。因为在外族入侵时期,雅利安人失去了统治地位,不断受到希腊人、塞种人和月氏人的征服,而把雅利安人视为第一种姓的婆罗门教又再次受到雅利安贵族们的重视和怀念。

而且在这个时期,婆罗门教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吸收了许多耆那教和佛教的思想,又接纳了很多印度的民间信仰,使得此时的婆罗门教更具杂糅并包的特点。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印度产生了封建社会的萌芽,地主阶级开始兴起,这就要求农民要臣服于地主阶级,并为地主阶级纳税和负担徭役,而种姓制度的规定正满足了地主阶级统治者的需要。

于是,婆罗门教也就进入了婆罗门教2.0时代,发展成为了印度教

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另外,贵霜帝国的国教是佛教,而各地起兵反抗的雅利安贵族为了和贵霜帝国在全方面展开斗争,开始支持和发展印度教,使得印度教到了笈多王朝时期,再次取代了佛教,成为了印度的国教。

虽然笈多王朝的君主们都信奉印度教,但是也不反对其他教派的发展。比如就在超日王统治时期,中国东晋名僧法显就来到笈多王朝取经,就受到了隆重接待。

白匈奴在灭亡了贵霜帝国之后,在公元540年又继续南下进入北印度,笈多王朝覆灭,白匈奴在北印度地区建立了嚈哒国

不久之后,波斯人和突厥人也先后入侵印度,嚈哒国灭亡,印度再次陷入了分裂和动荡。

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在北印度地区剩下了四个比较强大的王国:坦尼沙、穆克里、高达和摩腊婆,前二者结成同盟,后二者也结成同盟,双方长期混战。

直到公元612年,坦尼沙的年轻国王曷利沙伐弹那继位后,一鼓作气攻灭了高达和摩腊婆,获得了“戒日王”称号。盟友穆克里也很识趣,表示主动臣服,合并进入坦尼沙。

至此,戒日王建立了东起孟加拉、西至信德、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纳尔马达河的戒日帝国,再次完成了北印度的统一。

戒日帝国疆域

戒日王在位时期,中国唐朝的玄奘和尚来到了戒日王朝的首都曲女城,戒日王为其举行了无遮大会,让玄奘在这里与当地的印度教、耆那教、小乘佛教等众多印度宗教展开辩论。

这场以一敌数千人的辩论,一直进行了18天,最后所有宗教的大小教派全部都被玄奘给辩驳倒。

因此,玄奘在印度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并在这场无遮大会结束后,戒日王邀请玄奘骑象巡行,昭告盛会于天下,戒日王也彻底沦为了玄奘的小迷弟。

就在玄奘旅印的最后一年,公元643年,戒日王再次为玄奘举行无遮大会,这一次没有什么激烈辩论,基本就是上至国王和各大僧侣,下至大小官员和普通百姓,都竖耳聆听玄奘讲经说法,会期长达75天,堪称宗教界的奇观。

戒日王为玄奘举行无遮大会

就在玄奘离开印度后没几年,戒日王就去世了,整个帝国开始分裂,各地封臣和藩王拥兵自立,印度又进入了邦国林立的大分裂时代。唐朝使者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伊斯兰教的入侵和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戒日帝国分裂后的数百年间,印度再次遭到无数外族的入侵,阿拉伯人、卡尔马特人和突厥人相继而来,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许多伊斯兰教化的王国,恒河流域的许多城市也不断遭到各种洗劫。

直到公元1206年,伊斯兰化的突厥将领艾巴克在德里自立为苏丹,在北印度地区,以德里为中心,建立了德里苏丹国

虽然德里苏丹国完成了印度北部的统一,但统治阶层内部矛盾严重,整个德里苏丹国立国320年间,就经历了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格拉王朝赛义德王朝罗第王朝,平均每个王朝执政时间只有50年左右。

在德里苏丹国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可以免除人头税,而印度教徒到各地朝圣还需要缴纳额外的香客税,甚至在有时候还会强制印度教改宗伊斯兰,这也使得了伊斯兰教很快就发展成为了印度的第二大宗教。

到了图格拉王朝时期,德里苏丹国达到鼎盛,除了印度最南端外,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统一。

图格拉王朝时期的德里苏丹国

就在德里苏丹国鼎盛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帖木儿在中亚地区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在1398年率军入侵印度,将德里洗劫一空,完全摧毁了德里苏丹国的军事力量。

到了1526年,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完全攻占了德里苏丹国,在北印度建立了“印度斯坦蒙古帝国”,史学界为了和蒙古帝国作区分,就将印度的蒙古帝国音译为“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在巴布尔死后,在一段时间内被阿富汗人所灭,但在十几年后,巴布尔的儿子胡马雍在伊朗的帮助下实现了再次复国。

到了公元1560年,胡马雍的儿子阿克巴亲政后,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彻底打败了雄强一时的阿富汗人,建立了东起孟加拉,西至中亚边界,北至阿富汗东南部,南抵文底耶山的大帝国,基本上和德里苏丹国鼎盛时期的版图保持一致。

而且阿克巴在位时期,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停止了自德里苏丹国以来的宗教迫害,准许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自由传教,并允许此时由西方而来的葡萄牙传教士可以在印度本土活动。

另外,阿克巴还选贤举能,实行“事业对才能开门”的政策,不论出身和宗教信仰,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到莫卧儿朝中做官。

因此,阿克巴和孔雀帝国的阿育王、戒日帝国的戒日王被印度人民称之为“最伟大的三位印度君主”。

阿克巴

公元1605年,阿克巴死后,他的儿子贾汉吉尔和孙子沙·贾汗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著名的泰姬陵就是沙·贾汉为纪念其爱妃所建造的。

到了公元1658年,沙·贾汗的儿子奥朗则布发动政变,打败了他的三个兄弟,又囚禁了他的父亲沙·贾汗,并放弃了自阿克巴以来的宗教宽容政策,实行全面伊斯兰教化,结果导致了整个国家陷入混乱,莫卧儿帝国由盛转衰。

另外,此时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击败了葡萄牙和荷兰的海上优势,开始来到印度的苏拉特、孟买、加尔各答等地建立商业据点。

到了1761年,此时的莫卧儿帝国内部已经四分五裂,各邦的王公之间混战十分严重,今天赵打钱,明天孙打李的混乱局面给了英国和法国殖民者深入侵略的契机,同时也给了北方阿富汗人入侵的机会。

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莫卧儿的军事力量被阿富汗彻底摧毁,德里也被洗劫一空,这一场战争也使得印度彻底失去了可以抵抗西方入侵的唯一力量,开始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被誉为印度明珠的泰姬陵

与此同时,英国人在七年战争中打败了法国,取得了法国在印度的所有殖民地。之后英国又通过四次迈索尔战争和三次马拉特战争,占领了整个印度南部和中部。

此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对北边的大小土邦展开政策上拉拢、经济上收买或军事上打击,一步步蚕食北印地区。

到了1849年,最后一个旁遮普邦被英国占领,莫卧儿皇帝成为英国的傀儡,至此印度彻底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的独立斗争和印巴分治

英国殖民者虽然在名义上完全统治了印度,但许多土邦的实际掌控权还是在当地的印度王公贵族手中,这些王公贵族对领地的统治权是世袭的。

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扩大土地和税收,当时的印度总督戴贺胥炮制了“丧失权利论”。根据这个理论,贵族王公死后无直系后嗣的,他们的领地和收入全部都要归东印度公司。

到了后来,戴贺胥还直接以治理不善为名剥夺了许多印度王公的领地,还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寺院的大量土地,导致了印度贵族和僧侣开始对英国殖民者不满。

英国征服印度以及各邦分布图

另外,当时英国殖民者在入侵印度时,用高薪、低税的手段招揽了许多印度人成为英国的士兵,但是等到英国完全控制印度之后,就取消了对这些印度籍士兵的优待,并且还强迫他们改宗基督教。

并且,英国籍的军官和士兵们还经常歧视和羞辱印度籍士兵,强迫他们渡海参加对中国清王朝的战争,在作战时,也让印度士兵冲锋在第一线。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印度士兵开始秘密谋划反英起义,而导火索就是著名的“涂油子弹事件”。

1857年5月,英国军事当局给印度籍士兵发放军事补给,给他们一种涂有牛脂和猪油的纸包裹的新子弹,使用时必须要用牙咬开包装纸才能取出子弹。

而印度籍士兵基本上都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而牛在印度教教义里面是神圣的。所以英国人的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士兵们发起反抗。

印度各地的军营纷纷起义,他们拥立早已成为傀儡的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印度皇帝,以他的名义发布文告,号召全国人民不分宗教信仰,一起驱逐英国殖民者。

很快,早就不满英国人的印度王公们,也纷纷响应士兵的起义,整个印度全国上下一片星火燎原,史称“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最终,起义还是被英国镇压。战后,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英国人放逐,莫卧儿帝国灭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印度进入了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英属印度时期

之后,英国虽然加大了对印度地区的榨取,同时也在印度修建了许多工厂、铁路、学校等,西方启蒙思想也传入印度,使得印度开始了近代化步伐,印度资本主义也开始发展起来。

印度资产阶级的上层精英,开始对印度旧有的宗教和文化进行呼吁改革,并组织了许多救国图存的爱国组织,比如梵社、雅利安社、全印穆斯林联盟以及后来的国大党等等。

虽然英国当局对他们的的呼吁和请求,基本上置之不理。但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政府为了从印度获得充足的税收以支撑战争,以及防止印度导向德国和土耳其。

于是,英国政府对印度的各大组织许诺:只要他们全力支持英国,战争结束后就允许印度实行自治。

可是等到一战结束后,英国不仅没给印度自由,相反对印度实行压制政策,对印度民族主义者进行迫害,还在一战结束后的第二年,1919年4月13日发生了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

领导印度人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甘地

这一事件使得反英斗争迅速高涨,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实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就是用和平的方式采取罢工、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来促使英国让步,以换取印度自治。

虽然运动取得的成果并不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国力急剧衰落,已经无法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了,面对印度继续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国当局也只能是拖一天算一天。

1946年2月13日,在孟买的印度水兵因为不堪忍受英国军官的歧视和压迫,举行罢工,英军随即采取镇压,印度水兵被迫还击。这个事件就是导致英国彻底放弃在印度的统治事件——印度皇家海军起义

二战时期的印籍英军

印度水兵起义的斗争很快就波及全国,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摒弃前嫌,联合在一起,发动了全国规模性的工人罢工和武装斗争。

面对印度全国性的反抗,英国派出内阁特使团前来谈判,主要内容在于讨论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矛盾以及英国政府对两党转移政权的事由。

最终,在第二年的1947年6月3日,英国伦敦和印度德里同时公布了“印巴分治方案”。这项提议是由英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的,因此也被叫做“蒙巴顿方案”。

方案规定:以宗教信仰为依据,把整个英属印度分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原有的562个土邦通过自由谈判选择加入巴基斯坦或印度。

也正是这个印巴分治方案,为日后的印巴冲突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权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印巴分治

随后,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建立(1971年3月26日,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当年当月的第二天,印度共和国也宣布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