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南印度洋上有一个小小的国度,她远离大陆、孤独、零星地漂浮于大海之上。从上空俯瞰,就像一串碧绿的翡翠项链,镶嵌在墨绿色的蓝丝绒上,静谧而幽深。相传,那是上帝的项链不小心散落到了人间,这就是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共和国(原名马尔代夫群岛,1969年4月改为现名)位于南亚,是印度洋上一个岛国,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其中202个岛屿有人居住。东北与斯里兰卡相距675公里,北部与印度的米尼科伊岛相距约113公里。是亚洲第二个小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珊瑚岛国。南部的赤道海峡和一度半海峡为海上交通要道。
马尔代夫基于环境因素,境内无法建设铁路,但仍设有易卜拉欣纳西尔国际机场。马尔代夫国家虽小,建国也不久,但有很多节日,同时该国也是个伊斯兰教国家。马尔代夫亦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
马尔代夫历史悠久,大事频繁,除了16世纪被葡萄牙短暂占领外,它一直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并在1965年获得完全独立。那一年它也加入了联合国。该国实行联邦制,被选举的总统为国家元首。
公元前5世纪雅利安人来此定居。公元1116年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苏丹国,前后共经历了六个王朝。自1558年始葡萄牙对其实行殖民统治。在塔库鲁法努领导下,马尔代夫人民举行了起义,1573年光复祖国。18世纪又遭荷兰入侵。1887年沦为英国保护国。
1932年,马尔代夫改行君主立宪制。1952年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1954年马议会决定废除共和国,重建苏丹国。1960年英、马协定规定英租用甘岛基地30年。1965年7月26日马尔代夫宣布独立。
1968年11月11日改为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国之前的马尔代夫具体历史可参考“马尔代夫苏丹”条。
虽然官方历史记载马尔代夫起源于12世纪,但文学作品和考古却发现马尔代夫的历史可追溯到先伊斯兰教时代。马尔代夫曾是那些出海远航的伟大探索家们的中转站,这远远早于欧洲航海史。 第一次提到马尔代夫是在二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托勒密(Ptolemy)的著作中,其中他提到了斯里兰卡西面1378个小岛的地方,指的就是马尔代夫。自从那时起,许多航海家不断提及马尔代夫:14世纪末的Pappus Alexandria提到了Taprobane岛和1370个相临的岛屿。
底比斯人Scholasticus曾航行到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他提到了“一千个小岛和那里险恶的环境:因为那里的磁石海岸会导致铁皮船的触礁沉没”。
9世纪的波斯商人Suleiman曾横跨印度洋,他写到:“在这个名为Herkend的洋面上有将近1900个岛屿,统治者是一个女人,财富不可记数”。马还曾跟随郑和的远航队在1433年到达东非,他在他的海岸调查中证实,商船来到马尔代夫进行贸易,购买这里的绳子。
明朝时,中国人非常熟悉这些岛屿,称这里为“伏在水下的山脉”(流沙),并记载了这里的气候、地理和风土人情。
马尔代夫的首都是马累,它的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只有6万,却还分成Henveyru、Galolu、Machchangoli、Maafannu等四个区域。这里没有刻意铺整的柏油马路,放眼望去尽是晶亮洁白的白沙路。炫目的白色珊瑚礁和多半漆成蓝色、绿色的门窗形成强烈的色差,房子通常筑得又高又窄,据说是为了避免恶魔入侵,由于曾受英国管辖,因此也有部分建筑带着浓厚英式气息。在这个袖珍国都中,汽车似乎是多余的,人们不是骑单车就是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