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汉承秦制,币制混乱,私铸成风,国家贫穷困苦。

从三铢钱,汉半两,到三铢钱,再到五铢钱汉武帝一共进行了六次货币改革,每一次都体现了帝王的雄心壮志。

第一次改革(三铢钱)

三铢钱

汉武帝于建元元年(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铢钱。

三铢钱重3铢,文如其名,背无轮廓。

三铢钱在从半两钱制向五铢钱制演变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次改革(半两)

汉四铢半两

由于当时三铢钱与四铢重的半两等价流通,盗铸成风,三铢钱并未坚持流通。

建元五年(前136年)春,汉武帝“罢三铢钱,行半两。”也被称为“武帝半两”。

第三次改革(三铢钱,白鹿皮币,白金三品)

汉武帝穷兵黩武,连年征伐,国家财政空前困难。于是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下令重新铸造三铢钱,再次试图以三铢代替半两。

白金三品龟文

并造白鹿皮币(白鹿的皮制作的)和白金三品,主要的样式以龙、马、龟为主。

但是,这次币制改革及禁民盗铸之令,不仅没能在根本上遏制民间铸钱,反而刺激了民间盗铸行为。

第四次改革(郡国五铢)

郡国五铢

元狩五年(前118年),仅仅在上次改革一年后,武帝又令停铸三铢,改铸五铢,钱背增加轮廓,重5铢。因郡国共铸,称郡国五铢,或称“元狩五铢”。

由于各郡国各行其事件,旧习难改。官吏依旧上下勾连,中饱私囊,偷工减料,钱币越铸越小,越铸越轻。

使五铢重蹈覆辙,百姓叫苦连天。

第五次改革(赤仄五铢)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仄五铢),铸“赤仄五铢”,一枚等同于郡国五铢五枚。

由中央直属的铸钱机构进行铸造,专用于交纳赋税使用。

赤就是红,仄就是边。就是增加一道磨搓边缘的工艺,让五铢漏出铜边。

这种钱币正面有轮无郭,背面轮郭兼备。整体比较整齐,钱文的笔画较细,书体随意但工整,比郡国五铢更厚更重更精致。

第六次改革(上林三官五铢)

上林三官五铢

由于赤仄五铢一枚是郡国五铢的五倍,盗铸获利更多,私铸盛行。

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铸造五铢钱,故亦称“上林三官钱”。

规定“三官钱”为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旧时的货币一律作废。由于“三官钱”质量较好,私铸无利可图,从而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

后来的五铢也都是以上林三官五铢的形制和文字风格为模板进行设计和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