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自汉以来,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正统地位。那么,为什么称为儒家?这得从“儒”的起源说起。
什么是儒?
东汉文学家在《说文解字》解释道,儒,术士之称。清末朴学大师章太炎说,“儒”的最广和最早的含义乃是“术士”。在儒家成为一个学派之前,凡具有一定技能的都可以称儒。术士的技能,包括祭祀、治丧司仪、求雨巫师、占卜、记事、吹乐、歌舞等。当然,许多术士是大知识分子,他们当老师、当谋士。但是,据郭沫若说,术士这个词,在秦汉以前并未出现过。猜想到可能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才把包括儒生在内的识字人都贬为术士了。他坑的是那些动摇他统治的术士。
儒的起源
儒,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在西周,儒是指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老师,即师儒,“有六艺以教民者”。有德行的人才可以教书。儒在周代是有一定地位的。
周代的儒者,不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服务于朝廷或贵族。他们在教学框架下,从事专业或职业教育。比如,做王室子弟的老师,叫师保,他们教“礼”的时候,重点教授德行修养,兼教基础技能知识;做职业教育的老师,称乐官,教“乐”的时候,重点教授技能知识。师保和乐官都是官职。师保可以当帝王的参谋,乐官是掌管音乐的官。
儒家来源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从事礼乐教育的儒者,地位急剧衰落,只得纷纷流向民间,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凭借礼乐知识,继续在民间教书,变成了自谋生活的自由职业者。这些儒者中,有大动荡中失势的贵族,有原在官府中担任礼官乐工的专家,他们便是日后形成儒家学派的最初来源。后来孔子把来自贵族流民的儒称“君子儒”,把来自乐工流民的儒称“小人儒”。尽管孔子自己精通音乐等术艺,却告诫他的弟子不要做小人儒。
儒者服饰
那时,要辨别这个人是不是儒者,可以从他的服饰上看出来。孔子与鲁哀公还曾讨论过关于“儒服”的问题。儒服的特征宽而大,他们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松而长的衣裳,腰间扎着大布带子,带子上插着笏板。孔子就是这种打扮,“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逢掖”,宽大的衣袖;“章甫”是商周的礼帽,后以“逢掖”称儒生,以“章甫”为儒者之冠。
儒家起源
孔子创建的儒家,以“君子儒”为标准,大概就是继承了西周正宗教育传统。王室贵族教育,以培养治国理政的君子为目的。君子即"君王之子"。这种文化教育只有具血缘关系的才能受教。孔子同样以培养君子为目的,他通过将贵族教育的内容传习于平民,不过他偷换了原有的君子概念,将血缘的标准变成了知识道德的标准。这是孔子儒家理论的创新。"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后,历代文人就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
以乐人为代表的技能知识型专家,他们流落民间后,无论是乐官之首的大师,还是敲小鼓的乐工,都在各国流浪,各自谋生。但其中仍有一些人继续以其专业技能为谋生手段,在民间传授礼乐知识。这就形成了所谓“小人儒”的阵营。
实际上,由于春秋以后以礼或乐为业者,都归到儒的范围,君子儒和小人儒难以明确区分。孔子虽然不大喜欢礼乐制度的过于繁琐,可也不反对容纳在儒家体系之中。他“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说归说,做归做。孔子拥有广博的专业技能知识,在当时无出其右。鲁哀公派孺悲向孔子专门学习士丧礼就是明显例子。据说,孔子整理了《诗》、《书》、《礼》、《乐》。
孔子是君子儒和小人儒的集大成者,在此基础上,他创建了儒家学派。这是他能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儒者,也是成就他历史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把贵族君子之教即君子儒列为儒家标准,无非是想把儒家思想影响于国家层面中,为此,他几十年不遗余力,周游列国,宣传他的理论。
结论
儒,在周代指的是在专门机构从事教育的官,包括君子教育和礼乐教育。春秋时期,儒者流落民间,一部分人在平民中继续进行他们以前的职业行当。这部分人便成了儒家学派的最初来源。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教育和周公礼乐制度传统文化,并由此创建并发展了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