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五代十国时期,出现过这样一位开国君主,他从小熟读兵书,对战国四大名将中的李牧颇为崇拜,他的行事风格也如李牧一般稳重。但这个人好胜心特别强,为了赢得胜利甘愿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地域给辽国,更是对辽国俯首称臣,自称“儿皇帝”,在辽国契丹人的帮助下,他将后唐灭亡,建立了五代十国的后晋,在汴梁定都,我说的这位开国君主的名字叫做——石敬瑭。
石敬瑭本是后唐的将领,那时候是唐明宗做皇帝,唐明宗对于石敬瑭倒还不错,石敬瑭每次立功后都能得到晋升,由于石敬瑭能征善战,所以他从一名小官快速成为了后唐的权臣。
石敬瑭对于唐明宗起初并没什么反心,直到有一个人的出现,导致石敬瑭最后起兵灭了后唐,建立后晋。
这个人就是唐明宗的干儿子李从珂,李从珂与石敬瑭二人都是行军打仗的将领,而石敬㜍当时在行军打仗这方面要强过李从珂,可却因为李从珂是唐明宗的干儿子,所以李从珂一直压制着石敬瑭。
不光如此,李从珂还见不得石敬㜍比他有本事,因此处处针对石敬瑭,最开始时,唐明宗在位,石敬瑭一直隐忍不发,只因唐明宗将女儿嫁给了她,身为唐明宗的女婿,唐明宗待他不薄,他若是起兵造反就有些不仁不义了。
唐明宗看着李从珂与石敬瑭二人不合,于是他将石敬瑭调离了洛阳,让他前往晋阳去做当地的太守。石敬瑭知道唐明宗是想支开他,但石敬瑭多少也理解唐明宗的苦心,于是心甘情愿的跑去晋阳任职了。
等唐明宗殡天后,他的干儿子李从珂继位了后唐皇帝,李丛珂率先发难,率领着大军前去攻打石敬瑭的晋阳城。
见到李从珂先行发难,石敬瑭这回也没再客气,双方正式决裂展开了一场晋阳之战。
但由于石敬瑭是臣,而李从珂是皇帝,因此一些兵将们纷纷倒戈到了李从珂那边,本就没有多少兵马的石敬瑭,在兵力上面更加的捉襟见肘了。
眼看着晋阳变得越发危急,如果晋阳被攻破,那他肯定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就在这时,石敬瑭身边的谋士桑维翰给他出了一个能够反败为胜但却要背上历史骂名的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向契丹(辽国)求救,对契丹俯首称臣并且还要给契丹割让土地,借此来换取契丹军的帮助。
石敬瑭本身并不想这么做,但思前想后了好久,为了能够反败为胜,让李从珂变成自己的阶下囚,最终石敬瑭写了书信向辽国求救。
信中的石敬瑭许诺将雁门关以北的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来换取契丹的出兵相助。
除了割地外,石敬瑭还要拜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做自己父亲,而耶律德光的岁数比石敬瑭还要小上11岁。
石敬瑭最终在契丹人的帮助下灭掉了后唐,李从珂从进攻方变为了防守方,最终被破石敬瑭率领的大军破城后,在洛阳的宫殿自焚。
尽管石敬瑭赢了胜利,却成为了历史上最受屈辱的皇帝,而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
有说他是一名有为的君主,也有说他是一名卖国贼。但在那时候的晋阳当地老百姓们却是很拥护石敬瑭,原因就是他在晋阳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
在做晋阳太守时石敬瑭勤于政事,还将晋阳的一些没有查清楚的陈年旧案一一调查出来,看能不能破掉这些还没破的案子。
在晋阳地区虽然有很多的案子,但经过石敬瑭查证,许多都是诬告陷害。这种诬陷好人的诬状时有发生,石敬瑭当时就决定要整治一下当地这种诬告的歪风邪气。
没过多久,这个机会就来了,有一天正午,一名骑马的士兵想去药铺买药,于是就将马儿拴到了一处米店前。
当士兵抓完药从药店里出来,却被米店的老板娘拦住去路,原因就是老板娘说士兵的马吃了他放在米店外面要卖的粟谷。
士兵看了眼自己拴马的位置,距离那些粟谷还有一大段距离,根本就吃不到那些粟谷,知道是米店老板娘想要讹人!
士兵上前与老板娘理论,而老板娘也是一个不怕事大的主,竟然吵着与士兵见官。
于是二人见官后,当地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却无法判断谁说的是事实,石敬瑭听说了此事,于是前来断案。
石敬瑭听了老板娘与士兵各自的陈述后,于是命人将马匹杀掉,看看马肠子中到底有没有粟谷,如果有粟谷就证明马儿吃了老板娘的粮食,那就将士兵杀掉,反之若是马肠子中没有粟谷就将老板娘杀掉。
士兵与老板娘听到石敬瑭的话后,双方都打起了退堂鼓,士兵因为和马儿相处久了,不忍心看着马儿因此事被杀死,而老板娘本就是诬告,自然不想因为自己的诬告而掉了脑袋。
可石敬瑭话已出口,就容不得更改,于是手下的一些士兵立刻把马儿杀死,将马肠子剖开,发现里面并没有粟谷。
事情真相大白后,石敬瑭为了防止晋阳以后再发生诬告之事,于是下令将诬告的老板娘处死。
结语: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震动,石敬瑭杀一儆百后,晋阳之内从此再也没人敢诬告了。由此可见,石敬瑭行事确实高明,但石敬瑭卖国始终是事实,尽管他很精明,但后世之中骂他是卖国贼的依然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