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襄阳

襄阳市 ,曾用名襄樊,湖北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地跨东经110°45′—113°06′、北纬31°13′—32°37′;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常住人口527.6万人。

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襄阳市的发展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从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襄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三线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襄阳市是全国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境内襄阳北站是全国前三、全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特等编组站,是华北、中南、西南车流集散的重要站点;襄阳东站是全国地级市中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高铁客运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超大型枢纽节点。

第一:襄王府

襄王府坐落在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城南的绿影壁巷东端。襄王为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善。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王府由长沙迁移襄阳城内东南隅,重新营建,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榜房18间,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据《襄阳府志》记载,当时的襄阳城垣一周足有十五里,王府的范围在襄阳城内占地十有二三。自襄阳王府建成,共历七代八王。在明嘉靖年曾遭遇大火,后来虽然经过重新修建,但是仍然不及往日的风貌。1641年张献忠攻破襄阳,王府被毁,昔日豪华的府第荡然无存,现今唯有其中的照壁幸存下来并保存至今。

襄阳王在明代一共传了九世,历史记载:“襄王府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宣德四年(1428年)就藩长沙府,正统无年(1435年)移襄阳府。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陷襄阳,朱翊铭遇害。子常澄,崇祯十七年(1644年)进封,寄居九江府。”也就是说,明代的襄王府是在1435年时建立的。有资料说,王府初建时,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榜房18间,建筑规模宏大,占据了襄阳城的东南部的一半还要多。如今,在仅存的绿影壁前复建了一个大门和一个大殿,也只有一亩多大的面积,绿影壁完全淹没在了周边的高楼之下,早已没有了当年王府的辉煌,只给游客留下了《三侠五义》里襄阳王府冲宵楼和铜网阵的想像了。

第二:关圣古镇

关圣古镇是湖北襄阳政府为挖掘关圣文化,汇集襄阳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关圣文化与旅游休闲业态高度融合建成的一处文旅商休闲度假综合体。

关圣古镇,以影响世界的关圣文化作为核心支点,在深度挖掘世界关圣文化的同时,汇集襄阳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以“水淹七军古战场”为依托,通过文化展示、互动体验、情景演艺等手法,将关圣文化与旅游休闲业态高度融合,再现三国时代的襄阳风云、关圣风骨。

关圣古镇项目利用楼、坊、亭、台、阁、桥等元素构建文化景观,烘托场景仪式感;沿袭汉代棋盘式街道布局,营建开放式街区,以旅游产业为引领,结合休闲商业、文创产业、康养产业、酒店住宿业、演艺娱乐产业等内容,形成多产业联合发展、全要素集聚共生,古今相融的文旅商休闲度假综合体,打造成鄂西北旅游集散地、“襄阳城市文化会客厅”。

第三:襄阳科技馆

襄阳科技馆建于1981年,占地26.5亩,园林式建筑风格,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建馆以来,紧紧围绕科技馆的职能,积极开展科普展教活动,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消防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基地”。

2002年被湖北省科协定为省内地市级首个“区域性科普展教中心”。2003年8月科技馆对原有场馆进行大规模改造和装饰,整个馆貌焕然一新,新建1200平方米常设展厅,分设为声、光、电展区、航空航天展区、汽车摸拟展区。配置了现代高科技展品近百件,展示内容涉及自然、声学、光学、电磁学、力学、航空航天等。科技含量高,且可动手操作,具有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常年对公众开放。

同时,襄阳科技馆内全国首家地市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于2004年2月18日正式对广大青少年开放。它是由中国科协积极倡导的,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以传播科普知识、组织开展科技创新、科学探究、技术设计、动手制作、科幻创意、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等各种科技实践和创造性思维、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阵地,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创新性,是充分发挥青少年思维创新的科技乐园。

科学知识的普及是面向学校、幼儿园、社区,以培养青少年科技制作能力为重点,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为目地,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欢迎社会各界及青少年朋友积极参与。

第四:月亮湾公园

月亮湾公园占地110公顷的月牙形的江滩上建成的,为襄阳市最大的公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西郊,汉江之滨,是在一块东西长近3000米。

襄阳月亮湾湿地公园,位于襄阳汉水北岸,是汉江冲击形成的一个内湾自然湿地,由沙洲、内河道、沼塘、湿地组成,面积约为2000亩。

月亮湾公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西郊,汉江之滨,是在一块东西长近3000米,占地110公顷的月牙形的江滩上建成的,为我市最大的公园。园内风景优美,景观独特,既具有现代园林风貌,又富有田园风光和自然野趣闲情

月亮湾公园由国家建设部风景园林研究所设计规划,一九九一年开始兴建,全园分为儿童游乐、体育活动,野趣游赏、跑马运动、水上活动等十一个具有不同风格的特色的功能分区。

第五:古隆中

隆中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距襄阳城约13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隆中对策,已有1800多年历史 。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古隆中核心景区改造工程完工开园, 2020年1月7日,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隆中风景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躬耕苦读、励志成才的地方。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策》,隆中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第六:襄阳北街

北街坐落在襄阳城中心十字街之北。 北连古城墙,南接昭明台,长860米,宽12米。北街的特殊位置注定了它是襄阳古城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襄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

北街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开始发展,唐宋时期甚为繁华,虽历经沧桑战火,但街道位置没变,1991年为迎接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的召开,历时2年,1993年建成仿古文化步行街,2002年为繁荣北街经济,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造。如今,襄阳北街已是古襄阳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道。

1991年,为迎接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议(俗称“一节一会”)在襄阳举行,市政府决定将北街改建为一条与襄阳古城墙、昭明台等古建筑相匹配、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文化商业步行街。据称,北街是全国最长的仿古步行街。

2001年和2007年,市政府又先后成立襄城北街区域整治工程指挥部,对北街的排水管网、路面街景、交通环境等进行整治或维护。北街有业主200多户、门面300多间,已成为襄阳城内古老而繁华的街道。

第七:襄阳古城

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汉水中游南岸,襄阳古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踞汉水中游,历史久远。

襄阳古城(襄阳城区)自东汉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襄阳古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襄阳古城总长为7322米,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古城护城河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为亚洲最宽的护城河。襄阳古城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 ,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襄阳古城共有六座城门,即震华门、临汉门、拱宸门、阳春门、西成门,文昌门。

襄阳古城与昭明台、仲宣楼、鼓楼、襄阳护城河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中华腹地山水名城。襄阳明清古城墙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与国内其它古城镇携手成立“中国十大古城镇联盟”。

第八:唐城影视基地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又名中国唐城、襄阳影视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

唐城影视城主要景点由襄阳文化产业园、孟浩然文化旅游区、汉水谣文化旅游区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370万平方米,是以唐朝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襄阳唐城影视基地拍摄的有电视剧《天盛长歌》、《艳骨》、电影《妖猫传》等作品。

结尾

襄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记忆。它见证了朝代的更替,目睹了岁月的变迁。如今,襄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襄阳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不断书写发展的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襄阳的未来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