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天子》当中乌云珠早就喜欢上了顺治帝,并且发誓一定要成为顺治帝的妃嫔。所以在参加八旗选秀的时候乌云珠是带着目的去的,希望能够走到心爱的人身边去。然而命运捉弄人,超凡脱俗的乌云珠被顺治帝的亲弟弟博果尔看中,但实际上博果尔的生母、太妃看中的是佟腊月(玄烨的生母),也就是入宫后得到顺治帝短暂宠爱的佟妃。

只是佟家人并不想女儿嫁给博果尔,便从中作梗让博果尔看中的乌云珠落选。

博果尔入宫告诉皇兄自己看中了一个秀女希望皇兄能够成全,顺治并没有太在意博果尔口中的“乌云珠”便答应了这门婚事。

就这样不管乌云珠情不情愿,太妃愿不愿意,博果尔都娶了乌云珠为嫡福晋。

婚后博果尔与乌云珠的感情并不好,乌云珠心中仍旧是顺治,所以便将自己思念都寄托在画像之中。直到看到乌云珠的画,顺治帝才知道自己一直寻找的女子就是她。很快乌云珠有了跟顺治帝见面的机会:

顺治帝将第一位皇后废掉,降成了静妃;

但孝庄太后还是坚持为顺治挑选博尔济吉特女子为后,而且这位女子还有一些痴傻。虽然顺治帝不情愿,但是拗不过生母只能照做。

在顺治第二次大婚的时候,乌云珠作为朝廷命妇在新房伺候,看到顺治时候乌云珠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而顺治也知道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在此之后顺治帝便寻找机会与乌云珠吟诗作画,宫里传出了不少闲话。

博果尔得知后,经受不住外人说三道四,选择了自杀。

博果尔死后不久乌云珠入宫,正式成为顺治帝的董鄂妃。

虽然乌云珠慢慢得到了孝庄的认可,也生下了皇四子;但是被顺治废掉的第一位皇后(静妃)因爱生恨,设计皇四子患上天花。与此同时乌云珠的父亲也病重,父亲与儿子的先后去世让乌云珠大受打击,不久便病逝了。

失去乌云珠以后,福临自尽而死。

《少年天子》中的乌云珠是顺治帝最宠爱的孝献皇后董鄂氏,但历史上真实的乌云珠并非顺治帝妃嫔,而是清朝有名的女诗人,康熙朝权臣索额图之女,而且在清朝诗坛的地位很高。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乌云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01

乌云珠的出身极其显贵,出身于满勋贵族赫舍里氏家族:

祖父是康熙的辅政大臣,历经五朝的老臣赫舍里.索尼

伯父是康熙的岳父噶布喇,也就是索尼的长子;

父亲是朝廷重臣索额图,官至大学士之位;

堂姐是康熙的发妻孝诚仁皇后,

堂妹是康熙的平妃

姑母是安亲王岳乐的继福晋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的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是索额图的女儿,皇太子胤礽是索额图的亲外孙。但实际上索额图亲生的女儿是乌云珠,而孝诚仁皇后是索额图的长兄噶布喇所生的女儿,只不过噶布喇虽然是康熙的岳父,但是并不如索额图在朝中得心应手,不仅帮助康熙除掉鳌拜,而且还协助康熙真正开始亲政。

如此一来,虽然索额图虽然并非皇太子胤礽的亲外祖父,康熙也是对索额图给予厚望,让索额图平步青云。胤礽不到两岁时,便被康熙封为太子,而且一直按照未来皇帝的标准来系统地教育胤礽,为的就是将来胤礽能安稳坐到皇位上。

而在朝中得心应手的索额图,作为孝诚仁皇后的娘家人,便是胤礽树立威望最有力的支持者。所以即便康熙知道索额图与纳兰明珠明争暗斗,康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站在索额图这边,压制明珠,为了就是不损害太子的利益与地位。

有这样一位权倾朝野的父亲在,乌云珠即便是不参加选秀,入宫为康熙妃嫔,也会嫁一权贵男子。毕竟满清在联姻上,最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

而乌云珠的夫君,同样是朝廷重臣,而且还是康熙的宠臣伊桑阿。

其实乌云珠并非索额图的长女,而是次女。乌云珠的长姐众圣保在康熙十三年便病逝了,年仅7岁。在长姐夭折这一年,乌云珠刚出生不久,所以索额图为其取名为“乌云珠”,“乌云珠”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八九十”,这是索额图在期盼自己的次女能够健康长寿。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女子一般在13-18岁便要嫁人,也就是说乌云珠差不多在康熙二十五年左右便嫁给了伊桑阿,而伊桑阿此时已经快要五十岁了。

而且在乌云珠嫁给伊桑阿之前,伊桑阿已经有两个儿子伊都善、伊克善。

按照乌云珠如此显赫的出身,可以推断乌云珠是伊桑阿的继福晋,在乌云珠嫁给伊桑阿之前,伊桑阿的原配夫人已经病逝了。

乌云珠嫁给伊桑阿后不久,康熙二十六年生下儿子伊都立。

而索额图之所以会同意将女儿嫁给已经年近半百的伊桑阿,是因为看中了伊桑阿在朝中的地位,两家也算得上是真正的门当户对。

伊尔根觉罗.伊桑阿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以礼部六品笔帖式入仕。康熙七年,康熙亲政时位居正五品的刑部郎中一职。康熙十二年八月,被擢升为内阁侍读学士;仅在侍读学士的位置上两个月的时间,便再次得到擢升,被擢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一职。

从六品笔帖式晋升为正五品的刑部郎中,伊桑阿用了16年的时间;

而从正五品刑部郎中被擢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伊桑阿仅用了5年的时间。

可见“千里马遇到伯乐”才能跑的更快更稳,而伊桑阿在平步青云的同时,成为康熙的宠臣。

康熙十四年,伊桑阿被擢升为礼部右侍郎;

次年十月,奉命跟随工部尚书一起视察淮扬一带的河工

康熙十六年,转户部左侍郎,紧接着不久便被擢升为工部尚书。而且没多久便转为户部尚书,这一年恰好是三藩之乱的关键时期,吴三桂的大军盘踞在湖南,朝廷便决定组建水师,从岳州进入洞庭湖,斩断吴三桂的粮草。

而此重任康熙交给了伊桑阿,命伊桑阿前往江南负责战舰的进展情况。

康熙二十二年,伊桑阿转吏部尚书;

康熙二十三年,伊桑阿同大学士王熙等人一起清理刑狱;同年秋伊桑阿跟随康熙一起南巡,并奉康熙之命巡视海口。巡视完成后,伊桑阿便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写成奏疏:应当命靳辅疏浚车路、串场等地的河流,引流入海。

康熙认为靳辅在忙着治理黄河,无暇顾及海口;所以便命小于成龙管理此事。

康熙二十四年,伊桑阿调任兵部尚书。

次年,调礼部尚书。

从康熙十六年到康熙二十五年,伊桑阿先后在工部、户部、吏部、兵部、礼部五部担任尚书,并且在康熙二十七年正式入阁拜相,任文华殿大学士,并且还兼任吏部尚书,国史总裁

从康熙六年索额图帮助康熙除掉鳌拜开始,一直到康熙二十四年,索额图不仅平步青云,而且位极人臣,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再加上索额图是康熙认定,能够帮助太子胤礽树立威望的关键人物,所以康熙对其十分重视。

不过从康熙二十四年开始,索额图便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在康熙四十二年因为太子胤礽的缘故,将索额图圈禁而死。

伊桑阿成为索额图的女婿后,便与索额图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按理说索额图倒台的同时,伊桑阿也会受到连累,毕竟索额图被圈禁的同时,索额图的两个儿子被处死。

但是康熙宠信伊桑阿,所以哪怕伊桑阿的岳父是“大清第一罪人”索额图,康熙也没有牵连伊桑阿,便可见伊桑阿有多安分守己、独善其身,并未参与到索额图的党争中,也没有插手皇太子胤礽的事情。康熙三十五年,伊桑阿在原职的基础上,兼管兵部的事务。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亲政噶尔丹时,伊桑阿奉命前往宁夏安设驿站;朝廷大获全胜后,伊桑阿又奉命同大学士阿兰泰一起担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康熙三十七年,已经花甲之年的伊桑阿向康熙请求退休,但是康熙并没有同意。对大学士阿兰泰说:伊桑阿老成持重,你们二人自入内阁以来,凡事都能推诚布公,这件事不光我知道天下人都知道。如今伊桑阿因年迈请辞,我实在是不忍心他离开。

就这样伊桑阿又坚持了四年,再次向康熙请求退休。康熙见伊桑阿确实已经年迈体弱,不忍再让他继续在朝为官,所以便答允他原职退休。

结果退休的次年,伊桑阿便病逝了。

康熙得知后,赠与其谥号“文端”。

在伊桑阿病逝这一年,他的岳父索额图也在禁所去世。其实伊桑阿之所以会在康熙四十一年坚持退休,除了年老体弱外,其实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不想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去。据说伊桑阿精通易理,擅长卜卦,早就料到了老丈人不得善终的结局。

而在老丈人索额图出事之前,对于伊桑阿而言最好的选择便是急流勇退,伊桑阿在康熙四十一年之前便已经察觉到九子夺嫡之争会越来越惨烈,他不想参与其中,不得善终。索额图作为太子一党,结局是注定的,而伊桑阿在索额图被抓前一年退休,便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事实证明,伊桑阿确实是正确的。伊桑阿不仅没有受到老丈人的影响,反而在乾隆年间入祀贤良祠。不得不承认,伊桑阿深谙为官之道,更加深谙善始善终之理。

只不过对于乌云珠而言,康熙四十二年这一年是她一生中最悲痛的一年,她不仅失去了丈夫,还失去了父亲与两位兄长,而自己的儿子伊都立年仅17岁。

02

伊都立在年仅13岁时便已经考中举人,在康熙朝也做到了内务府总管一职。

不过伊都立真正平步青云是在雍正朝时期:

雍正元年,伊都立先后任展示物詹事、兵部左侍郎等职;

雍正二年,调任刑部左侍郎,并且充任会典副总裁;

雍正三年,伊都立便被擢升为封疆大吏:先是被任命为山西巡抚,然后从山西巡抚直接擢升为云南总督。可以说此时的伊都立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时期,自从以后开始走下坡路。

雍正五年,因错被革职;

雍正十三年,因盗窃军粮,论罪关入刑部大牢;

一直到乾隆七年,伊都立重获自由。之后再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乾隆十八年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伊都立跟雍正最宠信的十三弟、和硕怡亲王胤祥是连襟:

胤祥的嫡福晋是尚书兆佳.马尔汉第七女

而伊都立的嫡福晋是尚书马尔汉第六女

更加巧合的是,伊都立与嫡福晋兆佳氏所生的儿子福僧阿,娶了胤祥第二女和硕格格,而胤祥第二女便是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所生。

可以说伊都立与胤祥两家是亲上加亲的关系,只是伊都立在雍正朝晚期因罪下狱。不过有怡亲王这样的姻亲关系在,伊都立的家族并没有因此而衰败。

反而与乾隆结为姻亲关系:

福僧阿与胤祥的女儿和硕格格所生的女儿伊尔根觉罗氏,嫁给了乾隆的第四子永珹,永珹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被过继给了和硕履亲王允裪为后,承袭履郡王之位。

在伊都立病逝一年后,自己的孙女伊尔根觉罗氏成为履郡王永珹嫡福晋。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如懿传》中永珹的生母金玉妍,以为乾隆十分看重自己的儿子永珹,便想要为永珹寻一门好的亲事,找一位出身高贵的嫡福晋。而金玉妍看重的,便是和硕额驸福僧阿与胤祥的女儿和硕格格所生的女儿。

此时的乾隆已经对金玉妍母子十分失望,丝毫不给金玉妍留情面:凡事都往好了去攀。紧接着,便将金玉妍废为庶人,四阿哥永珹出宫单独居住。

单从乾隆的这句话中便可看得出,永珹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出身有多高贵。

而正因为伊尔根觉罗氏的出身显贵,所以才不愿意去给已经被贬为庶人的金玉妍请安。门第出身,便是伊尔根觉罗氏最大的底气。永珹虽不情愿,但也是随了福晋的意思,并没有进入启祥宫给生母请安。

当然这是剧中的永珹嫡福晋,但从中可以看得出伊尔根觉罗氏家族的显贵。

乾隆三十二年,永珹的岳父福僧阿以副都统的身份,被授予办事大臣一职。

只是永珹与伊尔根觉罗氏并没有生儿育女,永珹的履郡王之位由侧福晋完颜氏所生的儿子绵惠承袭,绵惠无后承袭王爵,乾隆便将永珹的同母弟永瑆的孙儿奕纶过继给了永珹为后,承袭多罗贝勒爵位。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乌云珠所生的儿子伊都立虽然为官并不怎么样,但是他的文学造诣很高,著有《嘉乐堂诗集》;而他的异母弟伊尔谨则著有《印月斋诗集》。兄弟二人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得益于他的家教:

父亲伊桑阿除了位极人臣、入阁拜相外,还先后担任了《三朝国史》《清会典》等的编纂总裁,便可见伊桑阿的学识造诣不浅。

而乌云珠更是清朝有名的女诗人,在清朝诗坛的地位很高,著有《绚春堂吟草》诗集,康熙第二十一子慎郡王胤禧是一位擅长吟诗作画的王爷,与诗人郑板桥是忘年交。他对乌云珠的评价极高,称乌云珠的诗集“有大家风范”。

只是乌云珠从不主动将自己的诗集拿出来示于人前,她觉得自己是闺中女子,能够吟诗作画固然是好事,但也仅仅是用于承教自己的父亲与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唱和罢了。至于从师结友,便不是女子该做的事情了。

可见乌云珠出身官宦世家,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份。

这一点跟《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倒是志同道合。

不过有这样的父母亲在,伊都立自然是耳濡目染,极受影响。